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21年01月05日来源:《企业经济》2020年12期    作者:闫梅 刘建丽

[摘要]工业是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粤港澳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规模和活力不断提升、新兴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但在结构转型升级、区域空间布局、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等方面仍显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针对大湾区工业大而不强、不平衡问题突出等特征,本文提出“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从世界加工厂转变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成为工业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最后,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强化产业协同集聚、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创新引领、创新合作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购买力视角下的区域收入差距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CGL062)

 

一、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由珠三角经济圈演化而来的新地理概念[1],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即珠三角九市)。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国两制”的体制背景、活跃的新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以及粤港澳三地多方合作的诉求[2],区域内工业规模和活力提升、新兴产业集聚优势明显[3],具有独特的工业发展优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随着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化、新技术引领的新经济快速发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机遇与挑战并存,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工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审视当前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工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对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撑世界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2016-2019年的《广东统计年鉴》以及香港政府统计处、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统计资料。

二、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经济活力最旺盛、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3],区域工业集聚程度较高,工业规模和活力不断提升,新兴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4]。

(一)工业集聚程度较高且规模优势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0.58%的土地面积(5.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10%的人口(2018年末7115.98万人),集聚了占全国10%左右的工业增加值。大湾区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9市,工业增加值占粤港澳大湾区的比重超过97.70%。香港、澳门绝大部分是服务业,产业结构中工业的比例非常小,工业增加值仅占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的2.12%、0.14%(表1)。因此,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的分析将以珠三角9市为主。

1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香港政府统计处、澳门统计暨普查局。

 

2018年珠三角9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77万亿元,占广东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70%。其中,广州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低,为19.47%,除广州之外的8个城市,工业依然是其主要发展动能所在。东莞、佛山和惠州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7.16%、46.20%和42.20%,深圳、珠海、江门的工业增加值比重在37%左右,中山、肇庆的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对较低,分别为30.10%、28.17%。除广州和中山、肇庆之外,其他6市的工业增加值比重均高于广东整体水平。在绝对规模上,深圳市的工业规模最高,201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9.5亿元,在珠三角9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比为32.18%。深圳是全国唯一工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的城市,这一规模高于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见图1)。

1 珠三角9市工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

 

(二)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态势良好

珠三角9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态势良好,具备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正从过去的“三来一补”模式向自主创新驱动的现代制造业引领者转型[5],已形成高端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

从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的行业结构看,制造业占主体地位,2018年,珠三角9市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为92.7%。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6430.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9.4%,该比重一直高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深圳、惠州两市先进制造业比重超过70%。如图2所示,根据珠三角9市规模以上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及占广东省的比重排序可以看出,工业的主导产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3个行业占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0.74%、10.12%、6.54%,广东省这3个行业超过95%都集聚在此。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也有较大的规模和专业化优势,占广东省该行业的比重分别为95.57%、92.75%。规模排名前列的还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等相关产业。可见,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已形成以电子、电气、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

2 2018年珠三角9市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状况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

 

从优势行业的变动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如表2所示,排名前3位的一直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且三大行业占整个珠三角工业的比重均在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工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6236.2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504.31亿元,3年增幅达36.37%,占珠三角工业整体的比重提升了4.4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加值规模和排名有较大的提升,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规模和排名有所下降。可见,粤港澳大湾区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蓬勃发展,工业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 20152018年珠三角9市优势行业发展情况对比

注:↑表示2018年较2015年规模和排名提升的行业,↓表示2018年较2015年规模和排名下降的行业。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6-2019)。

 

(三)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能力不断增强

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集聚效应显著[6],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逐步形成了以深圳为创新龙头的工业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珠三角9市工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稳步提升。2018年,珠三角9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9908.6亿元,占广东省的96.29%,广东省几乎全部的高技术制造业都集聚在此。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由2015年的30.1%提高到2018年的35.8%,该比重一直高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更是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8年,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仅为13.9%)。珠三角9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3.67%,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占全国的比重9.19%。其中,深圳市一直把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主导战略,坚持走市场化创新之路,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130.7亿元,占工业的比重高达67.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84倍。深圳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到粤港澳大湾区的61.87%,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4.65%;其次为东莞和惠州,两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38.9%和40.4%,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88倍)。

三、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化,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总体要求的提升,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工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在结构转型升级、区域空间布局、与服务业协同合作等方面仍显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工业发展差距较大,地区间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集聚程度较高,规模化优势明显,与巨大工业体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区域内工业发展差距较大,极化效应突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地区间工业产业发展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工业产业发展“极化效应”突出。深圳、广州、佛山3市一直是工业发展的核心地区,加上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的东莞,4市工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但是,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如表3所示,从工业增速看,2015-2018年,深圳、东莞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33%、14.3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山、肇庆甚至表现为负增长。从高技术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看,2015-2018年,深圳、东莞分别提升4.19、5.62个百分点,而肇庆、佛山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从先进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看,2015-2018年,江门、肇庆的先进制造业比例分别下降了2.79、3.74个百分点。制造业城市分化态势明显,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态势,尤其要警惕部分城市工业增长动能不足、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的风险。从创新驱动能力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的“马太效应”突出,地区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例如,广东省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都在深圳,2019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到广东全省总量的70.6%。

3 2015-2018年珠三角各市工业经济指标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6-2019)。

 

地区间工业产业发展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产业结构的差异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内港澳与珠三角9市的产业有较明确的优势和分工,区域内形成了相对错位的产业集群。香港和澳门以金融服务、旅游、贸易等服务业为主,而珠三角9市以制造业为主,香港、澳门与珠三角9市的绝大多数城市产业互补能力较强。然而,珠三角9市之间总体上并未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合作格局,除广州、深圳、佛山3市已经形成了相对良好的产业分工外,珠海、江门、中山、东莞4个城市之间产业同构水平较高。珠三角城市之间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还未形成良好的分工体系[7],珠江两岸制造产业带的分工合作关系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8]。

(二)结构尚存优化空间,工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

依托珠三角地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制造能力,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规模较为庞大、结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以电子信息、电气、汽车产业等为主导产业。但是,与世界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还有待提升,部分城市工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

通过计算2015年和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主要行业区位商,分析区域内主要行业门类发展优势与分工情况。以产值规模排名前5名和区位商大于1.2作为定义优势行业的两个标准,筛选出珠三角9市的优势工业行业。如表4所示,湾区内大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了明确的产业优势,如深圳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广州的汽车制造业,佛山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惠州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其他城市并未形成明显的优势产业,低端产能比重依然较大,仍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国际竞争力不强。如,东莞市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主要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传统的相对低端的产业。江门主导产业是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肇庆主导产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木材加工业,两市工业偏重,仍然以矿物原材料加工生产以及配套的能源生产行业为主,资源依赖型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低端产能比重大,产业升级面临较大压力。总体而言,大湾区除广州、深圳、佛山外,其余6个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缓慢,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企业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也制约着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向智能化、高端化的转型升级。

 

4 2018年珠三角各市工业优势行业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

 

(三)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不足

制造业与服务业存在着较为紧密的产业关联,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对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9]。根据世界湾区发展的经验,东京、纽约、旧金山等湾区的发展也都经历了从工业聚集向服务业以及创新资源聚集发展的过程。然而,珠三角9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比重远低于世界四大湾区[2],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工业转型升级支撑不足。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与2015年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9市的服务业比重上升了2.49个百分点。除东莞外,其他城市的服务业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珠三角9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降低,从2015年的92.26%下降到2019年的83.01%,占比下降了9.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广东省其他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还快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珠三角9市。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城市服务业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的总量不足,而且服务业发展的质量也不高,佛山、中山、江门、肇庆4市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均低于全国10多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服务业还以批发零售等为主,金融及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比例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是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高端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与世界其他湾区也有十分明显的差距。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供需结构性矛盾还较为突出。

四、“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载体,有“一国两制三关税”的特殊区域体制背景,拥有丰富活跃的新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以及粤港澳三地多方合作的诉求,孕育形成了大湾区独特的工业发展优势。大湾区内部工业链条较为完整,先进制造业日益崛起强大,在先进制造、创新与知识经济等多个方面具有发展优势,在新经济与贸易竞争背景下的竞争优势潜力正逐步形成。总的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世界级大湾区的总量和规模,但工业在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空间布局、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等方面仍显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发展方式还相对粗放,发展质量与世界级大湾区还有差距。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新经济背景下,尤其在中美贸易竞争和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宏观环境下[10],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深受国内国际发展形势的影响,开放和外源性优势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和制约,工业发展步入了专业化与差异化共存的关键时期。

“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持续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工业供给质量,从世界加工厂转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制造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域,成为工业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一是发挥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立足先进制造业发展,掌握核心技术产品和关键元器件,实现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二是推进创新驱动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的促进能力,壮大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三是加强制造业与出口贸易深化协作,培育发展形成一定体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全球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区域间分工协作,重点产业(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五、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机遇与挑战并存,工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提出“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制造、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结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其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还有待提升。“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需持续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机遇,在稳固好现有良好工业基础上,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一是要充分利用好“湾区”经济,助推工业供给侧改革,创新实践降成本、补短板的路径。通过减少行政审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改革财税、金融体制减轻税费负担,通过湾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借助“湾区”优势,补齐对外开放的短板。二是要围绕重大装备、智能芯片、精密机械等进行重点攻关,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精密制造,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使先进制造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三是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延伸和高级化。推动装备制造、汽车、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发展、做精做强,以新基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在提升加工生产环节的基础上,不断向研发、设计、营销以及再制造等环节的延伸。

(二)强化产业协同集聚,推动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轮,解决与服务业协同集聚融合发展不足的“短板”问题,才能避免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成为低水平的“世界工厂”[11]。产业分工协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大湾区内部珠三角9市制造业发达、专业化程度较高,具备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基础和优势,港澳则具备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应着力促进两岸三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根据湾区内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区位特点,引导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湾区内产业高效协同。一是提升服务业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的发展短板和工业配套所需的重点领域,推动金融、信息、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促进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并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提升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较为完整的工业链条和制造业基础,积极推动产业向服务型、创新型转变。大湾区内部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可以为研发设计、科技转化、信息技术、物流贸易、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供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粤港澳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三是充分挖掘香港聚集高端科技人才和先进服务业的优势,以及珠三角强大的生产制造与科技创新及转化能力,通过人才、技术、贸易等的交流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工业产业高端化发展。

(三)优化区域工业布局,形成协调有序的工业体系

促进粤港澳各城市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是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工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12]。“十四五”时期,应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研发创新能力强以及珠三角城市工业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粤港澳产业对接,统筹区域分工合作,优化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错位竞争、有序协调的工业网络体系。一是增强核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与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新的工业产业、业态和模式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集聚和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战略关联节点,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城市的深度合作,带动周边城市的工业发展。二是要明确产业分工和定位,协调好粤港澳多地之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关系。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充分发挥港澳的研发和服务业发达以及珠三角9市产业链配套完备的优势,推动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西岸以珠海、佛山为核心,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东岸以深圳、东莞为核心,打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改造。积极推动东莞、中山等市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支持佛山积极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培育江门、肇庆等城市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针对城市自身的定位和比较优势,避免产业低效同质化发展,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地理优势、要素禀赋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创新支撑引领工业升级

创新驱动工业发展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力转换、全面提升粤港澳湾区工业全球创新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应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多地间的创新合作,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继续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能力。通过集聚科创高端要素,发展本土创新土壤,以创新驱动工业向高端化发展,推动工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支撑引领和带动工业转型升级。一是站在全球视野,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更加开放、边界更加模糊的知识交互网络[13]。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对外开放桥头堡的作用,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建立创新孵化基地。做强做优深圳大数据中心,畅通科技和创新资源的内外流动,有效链接国内外高端资源。二是加强区域内资源合理配置和功能互补,强化区域内创新联结。加强区域内各主要创新节点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互动,能够大大提升区域创新效能[14]。例如,香港较强的科研力量能有效弥补珠三角一流科研机构不足的问题,同时,珠三角所具备的工业基础也为香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有助于弥补香港“工业空心化”的缺陷。激活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潜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加快构建世界一流创新平台体系,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整合大湾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引导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打造高水平制造业创新载体和平台,培育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业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建设创新实验室,围绕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和技术瓶颈,大力推进各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卡脖子”技术的国内替代,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五)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提升工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粤港澳三地拥有丰富活跃的新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也有强烈的多方合作的诉求,应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合作模式的创新,促进人流、物流的畅通,支撑产业合作和转型升级。一是进一步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体制机制,通过制度创新、便捷通关模式,促进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应加快建立完善对接合作机制,推进市场规则、商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开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其试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深化产业合作,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二是重视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生活基础设施体系的质量。湾区内人才的自由流动,不仅依赖于完善基础设施所带来的便利交通,更依赖于跨区域社保、教育、医疗的一体化。应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优化,推动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提升,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为集聚和吸引国内外人才提供基础保障。三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交通体系,提升湾区内外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形成功能更加完善、运作更加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域直接合作的基础条件[15]。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决定了区域资源重组、要素流动和信息沟通等的效率,粤港澳大湾区应进一步加强港口、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发达的内外部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在湾区内部降低交通、物流等交易成本,对外建立便捷高效的国际市场联系,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赵晓斌,强卫,黄伟豪,线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发展战略探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8,(12).

[2]刘毅,王云,李宏.世界级湾区产业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

[3]张峰,宋晓娜,董会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测度与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9,(10).

[4]李影,张鹏,曾永泉.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时空演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0,(8).

[5]丁俊,王开泳.转型期珠三角工业生产空间与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耦合特征[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7,(5).

[6]黄群慧,王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J].经济体制改革,2019,(1).

[7]覃成林,潘丹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趋同及合意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3).

[8]邵立国,乔标,张舰.正视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发展突出问题[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19,(6).

[9]张志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5).

[10]唐卫红.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契机选择——以天津为例[J].企业经济,2019,(6).

[11]张虎,韩爱华,杨青龙.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2).

[12]刘心怡.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分工研究[J].地理科学,2020,(6).

[13]刘建丽.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概念廓清与政策含义[J].经济管理,2014,(4).

[1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J].经济管理,2020,(8).

[15]何桂芳,王明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区域工业经济合作发展——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J].企业经济,2020,(8).

 

闫梅,刘建丽.“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OL].企业经济,2020(12):121-130[2020-12-10].https://doi.org/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20.12.0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