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移动通信、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都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是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关键阶段,加速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支撑。当前,既面临新一轮科技创新加速推进带来的战略机遇,又面临核心技术遏制带来的挑战,需要我们聚焦核心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
“十四五”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处于“三期叠加”
“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技术创新面临着“三期叠加”的新形势,既处于新一轮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核心技术遏制的挑战期,更处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期。
(一)处于新一轮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
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进,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处于革命性突破的前夜,未来颠覆性技术将会带来核心产业、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各国都将对未来颠覆性技术的掌握,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并掀起以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为目标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比如,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2017)首次将AI纳入其中,《国家在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2018)则重点针对高端制造业;《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2020)则明确了为保持美国全球领导力重点关注的20项关键与新兴技术的清单。还有德国的《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2013)目标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德国工业战略2030》(2019)则聚焦信息网络和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未来核心产业发展。
世界各国科技创新还表现出一个新特点——从单一技术创新转向技术创新生态的构建,积极推进跨学科、跨产业的创新资源整合,努力形成闭环的工业增值链。比如,美国完成14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英国已建成11家“弹射中心”,这些都是各国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平台。因此,新形势要求我们超越单一技术创新视角,更加重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建设,抢抓在5G、新能源汽车、量子技术等领域的新机遇,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处于核心技术遏制的挑战期
2017年,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而科技是两国战略竞争的核心。近期,美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实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在人才、技术和投资交流上设置重重障碍,甚至以国家安全名义联合盟友遏制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正常经营。有学者指出,中美科技脱钩不是一时“风潮”,而是一个“大逆转”,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相比贸易摩擦,“科技脱钩”给中国的冲击更深远、更严峻。这一系列遏制,在短期内会对某些产业的供应链造成冲击,抑制现有产业的持续升级发展。长期看,这一系列遏制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封锁和割裂,造成中国“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断裂,从而为自身在下一代信息通信、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获取产业领先优势创造条件,确保持续领先地位。
面对一系列遏制的挑战,我们需要正视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核心技术、高端制造和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差距,平衡好短期和长期冲击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应急问题的同时,更需要用长期思路来应对核心技术遏制的冲击,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建立国内外各方创新资源的长期合作机制,创新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治理和运营机制。
(三)处于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期
“十四五”时期,需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我国工业化水平已经总体进入中后期阶段,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投入、高消耗、大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工业附加值水平下降,核心技术受限,都是工业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十四五”时期,只有通过大力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拓展工业提质增效的发展空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走过了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强调自主创新道路三个大的阶段。“十四五”时期,正是自主创新阶段从具备制造能力向研发能力提升跃迁的关键期,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开放性”和“系统性”,进一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进而促使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持续、快速提升。
提升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任务
“十四五”期间,面对“三期叠加”的新形势,我们需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挑战、单点突破和生态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聚焦提升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十四五”是中国工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高精尖技术支撑,其中核心技术攻关至关重要。核心技术是保障制造业产业安全、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成果显著,但原始创新少、核心技术落后、高端装备、关键元器件依然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为什么核心技术长期以来处于“突而不破”的困局?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创新逻辑的选择。到底是“由点到面”,还是“由面到点”?到底是“逆向突破”,还是“正向突破”?十分值得思考。
我国很多工业技术创新主体,希望以单一核心技术、单个项目或单一企业牵头的形式进行攻关突破,并常常将攻关的重点集中在“设备”或“材料”项目的“逆向”突破上,进而实现“由点到面”的带动作用,提升全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但仅从“单点”进行突破,一方面可能出现突破的速度赶不上技术发展速度,始终处于落后局面;另一方面,“材料”和“设备”环节突破了,但工艺环节跟不上,工艺环节突破了,又发现应用基础研究跟不上,最终并没有改变被动模仿的发展局面,形成持续提升的技术创新能力。
因此,如何加快构建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组织模式?就成为未来工业技术创新工作的一项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十四五”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中,不只集中于“点”的突破,更要从“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只集中在从产品到工艺再到基础研究的“逆向”突破上,更要从“正向”突破的角度思考问题,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技术创新体系的力量,实现“点”与“面”,“逆向”与“正向”的结合和共同突破。
(二)进一步构建良好产业技术创新生态
在产业分工细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进一步融合以及新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产业竞争模式正在改变,产业技术往往呈现链式和网络形态,以技术创新生态为基础的产业竞争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能力边界,越来越多的体现为技术标准和技术平台之间的竞争。因此,如何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就成为“十四五”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项核心任务。
目前,中国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尚未形成创新网络,更没有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其中既缺乏基石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标准服务、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各类创新主体,也缺乏各主体之间的“网链式”连接和深度互动。然而,创新主体和连接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工业技术创新“新物种”能够加速涌现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十四五”时期就需要将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就位、形成创新群落和创新网络,以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型技术创新带动产业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作为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还需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政策执行和专业服务能力,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统计数据显示,3200家高校院所中,共有687家单位(21.5%)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其中只有306家单位认为技术转移机构在成果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已下放给高校院所,但落实不到位是一个突出问题。对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而言,不仅普及面不够,还存在“规模小、服务少、能力弱”的现象,缺乏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此外,关于中试熟化服务平台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金融支持、供需双方对接不畅等一些老问题依然未解决,阻碍了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有效连接和畅通,延缓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影响到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释放和产业链水平的提升。
因此,“十四五”时期更需要将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强化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提升技术创新网络整体效率,作为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工作内容。
“十四五”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十四五”时期,为了更好地完成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任务,我们需要在强化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分类组织共性技术研发活动,创新科技成果机制等方面,进行精准施策,大力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工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能力
应用基础研究是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支撑,区别于自由探索未知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它主要是解决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凝练的科学问题,将纯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使基础研究与相关产业之间能够更具前瞻性、针对性和多元化地连接,它是产业基础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企业对应用基础研究投入非常有限。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占全国R&D支出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60%上升到2018年的77.4%,但企业基础研究的占比非常低,仅占0.2%左右,同美、英、日、法、韩等国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占比非常低。
“十四五”期间,可以采取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招标等多种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强化在应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并配套相关财税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独立或联合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这些重点平台和实验室可以进一步打通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一流人才的流动,对行业中的技术难点和共性关键技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为重大技术创新突破提供支撑。
(二)分类组织共性技术创新活动,提升工业技术创新协同能力
共性技术创新是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有效协同,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的关键。由于共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特性,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是由政府主导或引导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如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SEMATECH)、欧盟的创新驿站(IRC)、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
“十四五”期间,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共性技术创新活动,采取分类的组织形式。第一类为国家专项计划类,主要是针对风险性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主要通过财政资金为主支持研发。第二类为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主要是针对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共性技术,比如测量、测试、基础工艺技术等,主要由财政承担日常运营和研发经费。第三类为产业共性技术联盟或研究联合体,主要是针对比较接近市场应用阶段,企业具有较高积极性参与研发的产业共性技术,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由参与主体共同出资,采用市场化治理和运营模式,促进政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
(三)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工业技术创新扩散能力
“十四五”时期,需要通过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一是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权属、转化收益分配等制度改革。通过职务发明创造由单位和职务发明人共同所有的方式,积极推进从事后激励向事前激励的转变;通过“技术股+现金股”的激励方式,积极推进科研人员与孵化企业“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
二是进一步贯通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针对应用基础研究,发挥原始创新阶段基金引导作用,推进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交叉研究平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相结合;针对产业应用研究,建立“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全程对接机制;针对中试验证,搭建专业化和综合化的中试基地,大力发展工程化平台、中间试验线、工艺试验线、检测评价服务。
三是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释放技术成果转化的网络效应。构建以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龙头,以地方产业集群创新中心为节点的“1+N”新型研发组织体系,形成以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创新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略)
王钦.“十四五”时期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任务和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20(2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