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七大举措

2022年06月13日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22年05期    作者:陈晓东

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在新形势、新发展格局下,把握与厘清改革的本质与内涵,回归改革常识,回归改革的基本面,加强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广度与深度,强化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各级政府机构是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做大做强做优交投、城投、产投三个投资平台,增强投资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代表政府的投资意志和投资倾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地制宜、主动改革,突出政策针对性、实操性、落地性,激发中小微企业的活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堵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畅通的要素循环促进发展要素聚集的效能,提升南阳省级副中心的“含金量”。

二、高质量推进新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激发活力、聚集能量的环境条件支撑

以打造“经济、高效、适用、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宗旨,兼顾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新动能。

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以综合性交通枢纽为抓手,高质量建设陆港、空港城市。首先,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主动与国家交通部门接轨,争取在武汉、郑州、西安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建设中,成为大三角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其次,建设航空、高铁、铁路、公路、水运统筹发展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高铁方面,到2035年建成四进四出八条高铁线路。按照陆港城市的理念谋划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布局。铁路方面,争取设立反映本地特色产业的陆路口岸,实施铁路专用线及口岸作业区建设,加快大宗商贸物流园区建设。航空方面,应着力建设空港城市,大力争取设立航空口岸,开通国际航线。另外借助于机场搬迁的机会,建设飞机货机、飞机维修、飞机保养的全国中心;建设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分拣中心和航空物流中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一个物流枢纽。水运方面,尽快恢复唐河、白河水运,打造南阳水运出海的大通道。此外,新型基础设施是布局未来新兴产业的超前投资,应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着力发展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一类关键性新型基础设施,并以此为依托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数字城市、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

三、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产业协同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营商环境作为一个城市综合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培育千千万万优秀企业的沃土。应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破解新难题,革故鼎新、破旧立新。坚决打破一些掣肘开放的障碍,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纵深化,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与政府治理相融合,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政务流程,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辟新气象,创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养分,为南阳省级副中心城市建设“筑巢引凤”。

四、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根本,优化强化产业体系

(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支持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一定优势的农业机械、各类电机、光学装备、石油钻探设备、机器人、养殖设备、激光照排印刷设备等产业。通过自立自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强化线上线下营销,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使这几个产业向着百亿、千亿级的产业集群进军。新材料方面,重点支持发展各种特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包括石墨烯、人造金刚石;利用桐柏的天然碱资源,发展特种玻璃、镜片、洗涤剂;利用南召的高岭土资源发展造纸业;利用唐河铜镍矿资源发展铜的深加工产品和不锈钢产品。

(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随着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城市功能的关键一环。围绕数字经济不断释放和涌现出的新动能、新业态,正成为城市创新竞争的新高地、经济质量提升的新引擎及产业体系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发展数字经济既是应景之举,也是谋远之策,是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关键选择。因此,要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为先导,以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为重点,以服务“专精特新”实体企业为引领,推动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变革“由虚向实”,加强南阳“主新特”产业的数字化场景支持,推进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切实发挥副中心城市的“副核”作用。

(三)以科技创新带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

发扬光大中医文化,要尽快恢复张仲景国医大学,加大对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要充分挖掘张仲景等珍贵的药方,将药方开发成中成药,造福人民。推动中医药的标准化,发展中医药的指纹图谱,加大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提取方法的研究,真正把南阳建成中医药现代化的产业基地。

(四)发展文化旅游业和健康养老产业

南阳拥有“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和“智圣”诸葛亮四大历史名人,这些历史名人对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要依托南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响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商埠文化等文化品牌,传承发展板头曲、大调曲、三弦书等传统音乐曲艺,争创“中国曲艺名城”。办好张仲景医药文化节、诸葛亮文化节、玉文化博览会、月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鼓励举办体现民族、民俗、民间特色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展示南阳文化风采。加强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与武汉等城市一道开展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此外,南阳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西有秦岭老界岭、宝天曼,东有太白顶,还有丹江口水库、鸭河口水库。南阳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适合人类的生活,应利用这些优越的条件建设康养基地,发展旅游和康养产业。

(五)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引进德国农机技术和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建设中德产业园。南阳虽然是一个内陆城市,但是同样需要以开放促发展。建设中德产业园,以引进德国的农机作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制造业企业到南阳进行投资。可以采取外商独资、合资的方式,也可以并购德国企业,然后在南阳落地生根。同时,引进德国的双轨制教育,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创办德国式的职业学校,为南阳产业的发展积累人才。

(六)紧扣产业优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运用灵活的手段和机制,积极引进与有效整合各类科教资源,促进其围绕基础资源转化、优势产业扩展和生态经济发展等进行技术攻关。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一体协作,形成合力、激发潜力,最大限度地体现创造力,为促进南阳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以产兴城,加快形成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

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区域和区域之间竞争,不仅仅是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集群的竞争。首先,实现制造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集群。其次,促使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形成集群。只要形成同类企业集群,即使有个别龙头企业遇到困难,但是产业整体仍然是稳定、持续向上的,整个产业集群就能健康发展。第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集群。第四,要下功夫寻找和引进南阳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第五,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一方面,要提升产业链长专业化能力,包括对链长及相关人员进行产业链集群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围绕目标集群引进,园区经营专业公司进行经营。另一方面,实施创新—人才—地方品质多级驱动。创新驱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而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积累发展关键在地方品质。因此,必须实施创新—人才—地方品质驱动战略。

六、推动形成功能互补、城乡互促的一体发展机制

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应在发展中心城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农村的发展,要把农村发展当作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体制机制。

(一)以特、精为指向,全面提升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品质

城市品质是城市外在风貌和内在能量的呈现状态,这种状态是城市物理形态、功能结构、运行机制和社会精神等的综合反映,体现着城市的魅力、创造力、舒适性和幸福感。南阳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最集中地体现为中心城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样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单靠规模扩张是难以做到的。关键要靠提升品质,核心是突出“特”和“精”两个字。即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为支撑,实现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差异化发展,全面形成城市特色,并通过精细治理增强城市的温馨感和方便度。

(二)优化城市功能与区域分工,实现内外一体联动、相互促进

以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分工为主体,优化整个区域分工。南阳应当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与周边各城镇形成合理分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整合,打造一批服务于中心城区的卫星城和配套基地,推动形成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有机衔接的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深化与周边地区间的合作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要充分利用国家重大战略,包括涉豫国家战略和直接涉及南阳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战略,推进或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三)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南阳市有机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应利用生物技术发展有机农业,扩大有机农产品的出口。这就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共享农庄。所谓共享农庄,就是以农村的资源为依托,把农村的土地资源变成资本,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然后共同建设现代农业,支持村庄建设,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南阳乡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通过搞活农村土地,吸引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资金来搞乡村振兴,使南阳成为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地区。

七、推进消费新升级,实施消费中心城市战略

随着收入的增长,各类新的消费产品、各种新型消费也会蓬勃发展。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市场潜能是培育经济增长中心的关键。因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要以建设消费中心为战略基点。已有研究发现,我国市场潜能中心正在从河南、安徽交界地区向西南方向移动,正在逼近和走进南阳。因此,南阳要高度重视和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发挥全国市场潜能中心的重要作用,制定实施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把南阳建设成河南省的消费中心。

 

陈晓东.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七大举措[J].经济研究参考,2022,(05):23-2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