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经济转型中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2017年06月01日来源:《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5期    作者:赵剑波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深度调整的过程,质量提升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是产业升级发展的重点,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中国制造”从低端迈向中高端,惟有以消费需求为先不断创新供给,以质量促进为使命铸就中国制造之魂,“中国品牌”才能真正赢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质量提升将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加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乃至我国经济的行稳致远发挥巨大作用。

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质量发展过程中,食品等行业安全事故、雾霾等环境污染……屡有发生。这说明产品质量的提高滞后于经济规模的扩大,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在质量符合性内涵方面,可靠性有待提高

在符合性方面,产品质量发展短板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假冒伪劣现象屡见不鲜,以及资源利用率低和环境问题突出。符合性意味着合格、可靠的产品质量。质量可靠性高能够降低企业的售后服务成本,然而,因为可靠性不过关,一些制造企业需要拥有一支庞大的售后服务队伍。我国工业要发展“服务型制造”,决不是发展依靠售后服务维持的“中国制造”。

2.在质量适用性内涵方面,个性化有待提升

在适用性方面,产品质量发展短板主要表现为难以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服务体系缺失或不完善、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品牌,以及与消费升级的步伐未能保持一致,造成消费外溢。适用性意味着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中国制造缺乏个性化品牌,而品牌意味着高质量。当前,消费者需求正在从“购买产品”转向“享受服务”,从“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转向“改善生活品质”。我国企业在满足消费需求适用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质量战略性内涵方面,未构成国家名片

在战略性方面,产品质量发展短板表现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尚未形成。战略性意味着产品影响力。“产品短缺”之后,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工业陷入“品牌短缺”,品牌和质量成为中国制造的“短板”,只有正视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才能把握品质提升的关键,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现存问题

“无工不强”,只有踏实抓好质量、做好产品、做优品牌,才能成为工业强国。过去20年,中国制造业依靠成本优势做到规模全球第一,未来依靠质量提升必能推动“中国制造”的品质之变和制造业的转型发展。目前,制约我国工业产品发展质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关键核心技术缺乏,过分依赖低端竞争

产业关键共性质量技术缺乏,制约我国高端产品质量提升;部分企业采用低价低质策略参与竞争,少数质量事件严重影响整体产品形象。以自行车为例,对单价在500元以上的自行车国内生产企业大部分采用进口变速器,其中80%都是日本禧玛诺变速器,部分单价更贵的采用美国速联变速器。这表明我国变速器的品牌实力仍有差距,在精度和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工艺水平不高。除了变速器,在高端铝合金部件、高端碳纤维部件方面,也都缺乏自给能力。

2.市场机制不健全,品牌和质量意识薄弱

品牌保护的市场环境还未形成,全社会质量意识薄弱,多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品牌创建能力和品牌竞争意识不强。我国产品出口主要以价格优势占据国际市场,技术含量低,导致利润空间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只能以价格和数量优势扩张制胜,影响自身利润和创新研发投入。

3.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制约产品质量发展

我国现行的质量法规重点关注质量安全,鲜少涉及质量发展,在发挥市场、行业协会和政府的作用促进全社会质量提高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从质量监管机制上看,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重速度轻质量,有的对当地假冒伪劣产品实行地方保护,甚至默许制假售假的存在;另一方面,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质量监管尤其是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加之技术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降低了质量监管的效率和效力。

▏原因剖析

质量不仅反映企业的竞争能力、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民族的整体素质,也集中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潜力。近年来,在追求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同时,逐渐忽视了追求精益求精、做好产品质量、传承工匠精神的环境和制度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格局。

1.质量发展的意识和文化不足

只有从发展理念上重视质量,从消费行为中重视质量,才能够打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良好形象,推动经济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变。

1)质量强国理念还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质量问题,政府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整个社会也已经意识到,“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就在“质量”,但在实际监管上却难以落实。质量强国的理念还没有真正上升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的国家战略,建议将质量强国与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知识产权强国等国家战略一起落实,共同推动“美丽中国”和“中国梦”的实现。

2)质量消费理念还没有上升到全民自觉。全社会还未形成人人追求质量消费的氛围。一是从消费者需求看,消费者缺少质量自觉和质量诚信。二是从生产者供给看,生产者缺乏质量自我约束。企业质量生产容易产生短期导向和强调逐利动机,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低附加值的产品不能够满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要求。

2.质量监管与多元需求的冲突

质量监管的目标应坚持“激励相容”原则,保障形成多元秩序的质量消费市场。

1)质量生产和需求差异增加监管难度。一是多层次化的生产制造水平给质量监管增加难度。从生产者看,我国制造业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但各领域层次结构差异很大。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我国的制造业在未来10年内都会转型、升级,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升级不可能“一二三、齐步走”,而将是“各按步伐、共同前进”。我国制造业中不同水平的质量生产能力,将长时间并存。二是多层次化的市场消费需求给质量监管增加难度。我国制造业拥有庞大而多层次的国内新兴市场,具有规模大、潜力大和差异化的特点。因此,经济发展的梯次性,决定了我国质量消费市场的总量扩张和结构升级态势还将持续。由此可见,不同水平的质量生产能力和多层次化的市场消费需求将给本就不完善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增加一定的监管难度。

2)在多元需求序列中寻求差异化发展。我国已是消费品生产和销售大国,厘清消费品质量问题、提升消费品质量,能够助力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升级。消费品市场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国内国际标准不对接、缺乏人文关怀和存在假冒伪劣商品,造成诸如消费安全事故和产品品牌形象不佳等质量现象发生。按照消费频率,可以把面向终端市场的工业产品分为快消品、一般消费品、耐用消费品以及奢侈品。从质量提升的角度看,我国快消品生产品类丰富、质量可靠,流通渠道广;一般消费品品牌优势明显,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不强;耐用消费品品质略显不足,与国际品牌尚有一定差距;奢侈品除了酒类,几乎没有进入高端市场的产品。从轻到重,品质差距逐渐扩大。所以,在消费品领域,要明确质量提升的重点行业和产品领域。

▏质量提升发展对于经济转型的意义

提升发展质量是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内在要求;是树立中国质量、中国品牌良好形象,打造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选择;是改善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有利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移动互联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新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方式对质量提升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支撑作用,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对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期间,通过创新与质量“双轮驱动”,实现工业强国战略转型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工业强国转型,实施制造业升级,这就要求必须树立“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战略,以“质量促进”为抓手,加速工业强国转型。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质量提升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以更少的生产资料生产出高质量产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质量成为实施工业强国战略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2.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在我国,消费者已经实现“中等收入”,而生产制造体系还未发生根本转变,造成供给质量不能适应消费升级的要求。供需结构失衡的根源在于质量问题,从供给侧看,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从需求侧看,消费升级明显,优质产品需求无法有效满足。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不匹配,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质量问题成为消费升级后制造业面临的主要短板,严重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作用的发挥。因此,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政府和企业都要改变过去30多年秉承的传统发展思路,将短缺经济下的大规模生产供给方式,改为重点关注“消费者投票权”。

3.有利于改善“中国制造”质量困境,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我国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拥有自主品牌较少以及个别产品质量低等问题,制约我国成为制造强国和工业强国。发达工业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关键时期,必须把质量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

从高铁等产品和部分工程建筑来看,“中国制造”是能够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但是大多发生在外方负责技术设计、生产管理和标准制定的情况下。质量问题提示我们,质量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监管问题,还是社会、文化、意识乃至整体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问题。“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形象,不仅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会影响到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所以,实现“中国梦”,推进“四个全面”,落实“三个转变”,质量提升是重要的保障与手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