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居所的演变:从庇护所到“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

2020年08月12日来源:《求索》2020年04期    作者:李晓华

摘要:从人类进入洞穴居住算起,居所的形态、功能以及与居所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持续演变。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居所从简陋的庇护所变得在结构、功能上不断复杂化,生产功能不断强化,人际空间距离不断疏远,一个“宅经济”与“无接触经济”的时代正在到来。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影响是推动“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时代,世界变得更加“平坦”,人们在获得资讯、购买商品、接受教育、参与生产等方面的机会更加平等。政府和企业需要对“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做出更积极的应对。

关键词:居所;宅经济;无接触经济

 

大约11000年前或更早,人类从幕天席地的野外生存环境进入洞穴居住[1],居所的历史从此开启。一万多年来,人类居所的形态、功能以及与居所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演变。居所从早期自然形成的简陋庇护所转变为集成人类文明精华、功能丰富的温馨家园,从承载简单的生产和生活功转变为复杂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复合体,居所成为经济活动开展的日益重要的场所。人类起源于群居的社会性动物,技术的发展却推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断疏远,人类的经济活动呈现“无接触”的趋势。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一个“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的时代正在到来。

一、居所的演变过程

人类出现以来,人类居所的形态、功能以及人际空间距离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呈现形态不断复杂、生产功能不断加强、人际距离不断疏远的变化趋势。

(一)居所形态的变化

人类的居住形态经历了如下顺序的变化:洞穴、穴居、半穴居、地上建筑和高台建筑[2]。最早的人类像其他动物一样生活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最初的居住地是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很可能像猿类或猴类近亲一样住在树上,以躲避大型猛兽的攻击[3]。早期的狩猎生活使得洞穴成为人类居所的自然选择,洞穴不但能够遮风避雨,而且更安全,在洞口生火防范来袭的动物,又能烤熟食物和取暖[4]。后来人类对穴居形式进行了改革,即从横向的洞穴居住改变为垂直的穴居形式[5],仿照天然洞穴挖掘出人工或半人工的洞穴。人类离开天然洞穴并开始建造房屋的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变革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与人类需求满足之间的矛盾。随着由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变,人类生活环境从狩猎、采摘的森林、草原转移到更加适合种植、养殖、放牧等农耕生产方式的辽阔平原与丰腴水草的草原[6]。在平原和草原地区,缺少天然的洞穴栖身,人类为了防范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保存火种、休养生息,不得不着手建设房屋。

住宅的发展除了受制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建筑材料、工程结构、施工技术、设备条件的约束和和控制[7],而后者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早期的人类以容易获得的各种天然材料如茅草、泥土、石块、树木、兽皮等制作房屋。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规模的扩张,剩余物质产品的丰富,国家等更大规模的组织逐步形成并出现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统治阶层可以举全国之力,建设规模更大、形制更复杂的建筑。尧帝之时“堂崇三尺,茅茨不剪”,固然是由于其节俭之德,但当时技术简陋也是重要的原因[8]。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阶级地位、财富数量、房屋用途等差异,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各种不同材料、结构形式和用途的房屋。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建筑功能持续提升、室内家居产品日益丰富,居所无论是在材料、高度、风格、内部功能、商业形态等各种方面都趋于多元化。例如,从建筑材料来看,建筑可以分为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从高度来说,既有地下室半地下室,也有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摩天大楼也是许多城市的一道风景,对高度的追求成为世界上不少城市间你追我赶的一场“竞赛”。从商业形态来看,既有居家生活的普通住宅,又有商业化运营分时居住的旅馆、酒店、度假村。随着分享经济的兴起,居民还可以将自己暂时不用的房间短租出去,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使租客获得价格实惠。

(二)居所功能的变化

从最初全天然的野外、洞穴到手工开凿或搭建的地穴、简陋的棚子,再到更加复杂的房屋、宫殿、楼宇,人类居所的演化史不仅是形态的演化史,更是功能的演化史。

正如《庇护所》一书的书名所显示的,居所首先是一个庇护所,给人类提供安全保护。“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9]在森林中生活的狩猎、采摘时代,人类可以在树上或山洞中栖息,并以此躲避野兽的攻击。进入农耕社会后,人类来到缺少天然庇护所的平原,为了躲避外界的威胁,需要构筑人造的居所。即使在现代社会,为了避开风吹雨淋、严寒酷暑,在更加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人类也在不断完善居所的各种功能。

随着人造居所的出现,整个部落群体生活在露天或洞穴中的野外生活模式逐步进化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方式。房屋不仅是栖息之所,也具备了私密性的功能。在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中,人类才能够开展日常的生活,并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建筑物为特定的活动提供了框架范围。它们服务于并向我们表明了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拥有和使用房子的动机,无外乎满足日常的生活,因此住房或居所主要提供日常生活功能,包括了性生活、睡觉习惯、宠物、园艺、个人卫生、天气防护、室内卫生、车的保养、烹调、取暖供热、日照、服务[10]。

居所除了为身体提供庇护的功能,还能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建筑必须同时能满足两种需求:身体能免受风雨侵袭,同时精神又能获得憩息”。[11]人类离开洞穴来到地面生活,看起来在一个没有边界的环境中似乎获得了自由,但是茫然、无所依靠的焦虑和恐惧转化为人的不自由和和心灵束缚;可以提供庇护功能的居所使人类从这种不自由中解脱出来。在人的精神的、道德的、情感的素质、性格和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包括居所在内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居所除了具有庇护所的功能,是人们生活和精神需求实现的空间,还或多或少地具有生产的功能。在早期的穴居生活中,人类除了在洞穴中恢复体力、休养生息,也在洞穴中从事简单地对自然界物品进行加工的具有生产性质的活动,如对猎物进行分解、加工,将石块打磨成工具,用石刀将树枝切削成武器,用鱼刺、兽骨缝制简陋的衣物……

人类文明出现后的社会可以划分为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数字社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有占有主导地位的技术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方式,居所的功能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详见表1)。

1 居所功能的演变

资料来源:作者编制

 

进入农耕社会后,人类会在房前屋后驯化家禽、家畜并对其进行饲养。随着人类迈向文明社会,家庭从部落或宗族中独立出来,居所成为家庭最重要的私人财产。这一时期呈现出典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征,居所不仅是生活的地方,而且是重要的生产活动开展的场所,饲养禽畜、种桑养蚕、纺纱织布等许多生产活动都在居所内及其周边土地上进行。

爆发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使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的机械动力对人力和畜力的取代前所未有地扩大了生产能力,也带来了新兴机器大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暴涨。由于机器的投资额巨大,普通的劳动者无力拥有这种新型的生产资料。18世纪英国通过《公有地围圈法》,用暴力手段强行剥夺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与自己曾经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分离,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必须依附于资本才能从事生产活动、获得工资从而生存。机器大工业的巨大生产规模也带来了市场范围的扩大,由于“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13],因此工业生产的分工进一步细化,每一个工人成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870年在辛辛那提屠宰场出现并在福特汽车发扬光大的流水线进一步将生产过程细分为简单但连续不断的工序,在大幅度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工人更加依赖于资本——单个的工人已经无法完成现代机器大工业产品的生产。在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与生活出现了普遍的空间分离,生产活动需要在车间、工厂中开展,居所主要是生活的场所。

进入信息化特别是数字化时代以来,居所的功能又出现了向前工业社会的回归,即在保持生活功能的同时,生产的功能呈增加之势。实际上,即使在工业化时代,居所也不是完全与生产活动所分离,那些不依赖于高额资本设备投资和高度分工的生产性质的活动仍然可以在居所中进行。写作、绘画、音乐创作、中介等主要依靠个人能力的工作常常在居所中开展,像房屋维修、花园修葺、简单工具制作等活动虽然不计入GDP,但仍然属于生产性质的活动。信息技术从多个方面促进了经济活动与居所联系的加强,使“宅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并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宅经济”既包括生产性质活动,即居所成为生产活动开展的空间;也包括消费性质的活动。

居所生产功能的加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消费者在居所中参加的生产活动属于企业等科层组织中系统性任务的一部分,另一种则是在社会化生产兴起后,消费者自发地参与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中,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组织对消费者的生产活动发号指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日渐模糊,消费者(consumer)转变为产销者(prosumer),一个“产销合一”的社会出现[14]。“宅经济”所指消费性质的活动,不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身,而是指许多原本需要在居所之外、商业场所完成的交易活动可以直接在居所中完成、服务消费可以直接在居所中开展。

(三)人际距离的变化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数十万年的进化历程中打败安尼德特人等竞争对手、走上地球生命进化的巅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社会属性。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社区起源的重要推动力。偶发的野火让人类发现了火可以让更多东西可以作为食物,让食物容易进食、易于消化并具有更好的味道;火还有驱赶猛兽的功能。为了让火永不熄灭,原始人派专人照看火种;他们也经常围坐在温暖、干爽的火堆边,做些简单的工作,或是聊天、议事。“大火堆是所有社会习俗的萌芽和胚胎,是群居的第一个标志”,建房子也有为了使火永不熄灭的原因[15]。

高超的社交技巧是人类生存发展并在自然进化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16]。通过集体协作,人类不但能够共同抚育成熟周期超长的婴幼儿和儿童,而且能够一起狩猎、捕获大型动物补充热量、维系种群的生存;随着文明的进化,通过分工协作还能够完成极度复杂的工作。人类能够高效协作的主要支柱是高效的语言系统,凭借在生物界独一无二语言系统,人与人之间不但能够交流、传递复杂的信息,而且能够将获得的知识在人群间、代际间传递下去。泰格马克在《生命3.0》一书中将生命划分为三个阶段:生命1.0(生物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和软件,除人之外的其他生命都是如此;生命2.0(文化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但大部分软件是由自己设计的,人类独处这一阶段;生命3.0(科技阶段),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主要是硅基生命,目前还存在于科幻小说、影视剧之中[17]。

由于手势、表情、语言等信息传递方式的达至距离非常有限,早期的合作也需要在物理空间中的高度聚集,因此许多生产活动需要面对面的接触来实施,许多服务需要近距离的接触来开展。虽然“接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机器大工业开展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面对面的“接触”需要花费时间、投入资金以克服空间距离的限制,并不是一种特别高效的社会交往方式,所能接触的人员数量、人员所处的空间范围非常有限,因此成为社会组织边界拓展的巨大限制。但是如果历史的考察,就会发现,包括生产在内的人类社会活动呈现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步“疏远”的趋势,不需要见面、接触就能完成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接触型的社会活动使人从动物中脱颖而出,而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却是在不断地摆脱曾经早就人类的面对面的社会活动。古代社会就开始了邮驿传书;工业革命后蒸汽动力驱动的交通运输工具大幅度压缩了空间的“时间距离”;电气革命时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更是打破了空间距离对交往的限制,远距离的即时联系成为可能;互联网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切入,推动经济活动的“无接触”化。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保持社交距离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加快了传统的“接触经济”向“无接触经济”的转变进程。

宅经济”与“无接触经济”发展的动因

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影响是推动当下“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是在产品形态上,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日益普遍。(1)既有产品的数字化。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数字化编码,可以摆脱书籍、报纸、磁带、CD、录像带、DVD等原有的物质介质,以二级制代码的形式被存储、复制、传递。(2)新型数字化产品或服务。如软件、各种互联网服务,直接以数字化的方式创造出来。(3)虚实结合。物质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加入软件功能。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通过安装不同的软件可以提供丰富的服务。近年来,数字孪生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一个物质产品与一个虚拟的数字孪生体互为映射,相互改变。(4)虚实分离。实体产品的原型可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设计,数字化的设计方案可以远程传递和贸易,在需要的地方再加工组装为实体产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的传输通常需要物理载体,在数字技术出现后,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则可以通过数字化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人们无需走入传统的卖场去搜寻、体验、购买,在家里、在网上就上可以完成这一过程。

二是在生产工具上,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资本的依赖。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不仅是能够提供上网、游戏、观看视频、阅读等生活功能的硬件产品,同时也是功能强大的生产力工具,能够用于文字编辑、编写代码、图像影响设计、拍照、录像等广泛的生产活动。特别是面向消费者领域的数字经济高度发达、新型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后,数字产品更加普遍化。数字经济具有社会化生产的特征,互联网企业往往只做平台,并吸引社会大众和其他企业成为平台上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例如,腾讯开发了微信的基本架构并提供技术支撑,人们真正使用的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等功能的实现却是由广大用户的参与实现的,每一个用户都成为微信作为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者。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数字生产力工具的性能指数级提高,价格却能够保持不变甚至大幅度下降,这就使得生产力工具在数字经济时代变得非常普及,数字经济用户不断扩大,各种社会化生产性质的平台企业实现了高速增长。

三是购买与支付实现数字化。在传统的商业场景下,人们需要到卖场(便利店、超市、专卖店、购物中心、餐厅等)了解产品和服务的信息,现场下单、付款,完成交易。这些实体卖场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计入增加值的经济活动开展的空间。在数字经济时代,商家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示商品的信息,由于摆脱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更多的商品得以在互联网上展示出来。消费者则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了解产品信息,并完成下单和在线支付。完善的基础设施、庞大的配送网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把用户订购的实务产品送货上门,数字化产品更是可以即时“发货”、即刻使用。住宅、办公室,乃至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交易完成的场所,由于家庭安全、舒适、自由的环境,其中大多数交易是在居所中完成的。购买与支付的数字化也最大程度避免了面对面的接触,推动了“无接触经济”的发展。

四是服务实现手段的数字化。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了解产品和服务。互联网出现之前,虽然也有收音机、电视、杂志、报纸、直邮等广告形式对产品的功能、特点进行宣传,但消费者如果要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产品,还是需要到现场观察、试用。互联网的出现给产品体验提供了更丰富的渠道。电商网站可以采用丰富的图片、视频甚至3维仿真等形式详细地对展品进行展示;用户评价和买家秀可以提供真实场景中的产品使用效果;直播以更生动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商品的信息。信息技术改变了顾客价值链,服务员的现场介绍、用户的现场体验不再是购买活动所必须。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使用产品和服务。以前只能在现场参与的课程、演出、会议也可以在数字化编码后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高清晰摄像、虚拟现实、高速网络使参与者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三、“宅经济”与“无接触经济”的影响

2005年,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出版了一本影响广泛的书《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在书中,他提出:“全球的竞技场变平了,世界变平了”[18]。弗里德曼主要是从国家竞争的层面做出了“世界是平的”判断,信息技术、运输技术带来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信息、物品的快速传递,时空被压缩,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工制造从发达国家离岸外包到低成本发展中国家,产业内和产品内垂直分工取代了传统的水平分工;服务外包蓬勃发展,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传输的服务性质活动更使世界咫尺天涯。例如,印度呼叫中心的客服可以接入和呼出美国的客服电话,与此同时,美国的投资银行家们可能正在处理印度公司的金融业务。哥伦布的探险让他发现地球是圆的,而生产活动的高度片段化、分工的高度细化,则让地理上是圆的地球在经济上变得平坦。

弗里德曼从国家层面发现“世界是平的”,如果我们换做个人的视角,同样会发现“世界是平的”。互联网拉平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富国与穷国、城市与乡村、富人与穷人,可以更为平等地获得资讯、购买商品、接受教育、参与生产……

资讯是平的:互联网自商业化以来就具有“免费”的基因。网络效应的存在使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获得用户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此,互联网公司广泛采取免费的方式吸引用户的使用。这些免费的互联网服务主要是以各种资讯的形式存在。只要有网络和智能终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搜索、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网络社区等形式获得丰富的信息。

商品是平的:准确的说是购买商品的机会变得更加平等。在实体商业形态下,大城市的商业网点众多、商业业态丰富、商品种类繁多,因此发达地区和城市居民能够更好地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而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商业设施发展落后,产品种类非常有限,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消除了空间距离的限制,每个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买遍全球”。

教育是平的:传统的教育资源在国家间、地区间、城市间、学校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互联网让普通人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可能。例如,世界许多知名大学都开展了公开课计划,慕课网汇集了大量的免费课程;博客、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同样聚集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的学术、产业论坛由线下转到线上。传统的线下论坛往往在大城市举办,而且受会场空间所限只能容纳有限的听众,外地参会人员既要花费大量的旅途时间,又要付出昂贵的差旅成本。而线上论坛只需要简单扫描二维码,任何地方有兴趣的听众都可以加入,听取以前难以谋面的一流专家、学者的分享,而且听众人数几乎没有限制。

生产是平的:如前所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可以摆脱资本的束缚,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闲暇时间,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生产活动之中,创客运动、分享经济、零工经济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普遍的现象,大量一身数职的斜杠青年涌现出来。社会化生产能够聚集巨大的资源和能量,据估算,全球受教育人口的自由时间每年累计超过一万亿小时,仅维基百科上所花费的用于每篇文章编辑、讨论的时间就超过一亿小时[19]。

随着“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汹涌而至,政府和企业需要对此做出更积极的反应。对政府来说,既要对新生事物秉承包容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包容而不纵容,根据其他行业或其他国家的经验对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做出预判,并制定规范其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对规制条文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应该针对“宅经济”、“无接触经济”下消费者的需求特征以及衍生出的新需求,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社会化生产带来的发展契机,引导消费者成为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者、生产者,在加强用户粘性的同时,打破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有限性对企业成长的束缚,利用外部资源和能力实现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美]劳埃德·卡恩:《庇护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4][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5][美]劳埃德·卡恩:《庇护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6]皮家胜、罗雪贞:《住宅的“二重性”与人的自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2期。

[7]顾孟潮、米祥友:《人类住宅的历史演变》,《住宅科技》,1988年第8期。

[8]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10][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141页。

[11][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12]皮家胜、罗雪贞:《住宅的“二重性”与人的自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2期。

[13][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14][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308页。

[15][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135-136页。

[16][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17][美]迈克斯·泰格马克:《生命3.0》,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37页。

[18][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3.0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19][美]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13,31页。

 

李晓华.居所的演变:从庇护所到“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J].求索,2020(04):164-17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