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新时代民营经济企业家队伍建设:
经验成效、当前问题及可能的突破方向

2023年10月18日来源:《科技和产业》2023年18期    作者:高中华 杨小卜

摘要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虽然民营企业近期发展受挫,但民营企业家队伍仍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前行的关键支柱。首先,基于钻石模型剖析十八大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在蓬勃发展等四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其次,利用三角模型对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中的三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诊断。最后,从强化民营企业家队伍政治性等六个维度出发,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钻石模型;民营企业家;企业家队伍;建设路径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家队伍建设研究”。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民营经济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零起步,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稳定增长、技术创新、就业增加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事实上,民营经济已为国家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60%的国内生产总值、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的企业数量。

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给予高度重视。从2005年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再到2023年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党中央的政策方针都在不断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在国家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明确表示,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1]。这意味着,为了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应更加重视培养民营企业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深化企业家精神,并努力孕育更多的世界级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家及其领军的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更是社会和谐与国家强盛的关键支柱。本文旨在探讨民营企业家队伍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分析其近期的发展成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政策背景,希望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建议,确保他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1 十八大以来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近十年来,中国经济跃上新台阶,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在推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的四大成效。

1.1 蓬勃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从过去的投资和出口驱动型,逐渐向消费和创新驱动型迈进,民营企业家队伍的角色变得尤为关键。民营企业家们凭借其独特的创业精神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成功把握住了经济转型的机遇。

一方面,截至2022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底的1 085.7万家增至4 701.1万家。在这10年间,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多,民营企业在企业总数中的占比从79.4%提高到了92.4%1),充分体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和发展势头。

另一方面,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也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竞争实力。如图2所示,从2020年的227家增至2022年的312家,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迅速增长,远超其他主要经济体如印度、英国和德国。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三年中,全球市值前十的独角兽企业中,中国均有稳定的代表,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的蚂蚁集团,以及2021年和2022年的字节跳动,它们不仅稳坐全球独角兽企业之首,更是彰显了中国民营企业家队伍在经营策略、创新研发和市场等方面的卓越才华和远见。

1 民营企业在企业总数中的占比变化

数据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 20202022年世界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国家

数据来自胡润百富

 

1.2 创新驱动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创新的主要驱动力[2]。与国有企业相比,它们更加灵活,更容易适应市场变化,从而更容易实现技术和管理创新。民营企业家凭借其独特的创业精神、市场敏感性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创新的主要驱动力。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显示,2022年《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排名前50中有11家中国民营企业,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7 689件PCT申请高居榜首,这是该公司连续第六年在申请数量上居首位。同时,中国连续4年位居PCT申请来源的领先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在创新领域的显著进步,2020—2022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14位上升到第11位。由图3可知,中国在R&D上的支出不断增加,自2009年超越日本之后,常年居于全球第2且与第1名美国的差距也逐年缩小。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反映了中国民营企业家队伍在科技创新方面强大的实力[3]以及在推动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创新是华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充分体现了任正非对华为创新的重视。在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中,许多民营企业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更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3 全球R&D支出排名前五的国家

数据来自statista数据库

 

1.3 信心引领

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坚韧建设及其所展现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成为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关键力量。

2022—2023年全球CEO对经济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时,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却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心。超过40%的中国CEO对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抱有乐观期待4。这种乐观态度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民营企业家对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一论述的深刻认识,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关心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经济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 20192023年全球CEO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信心(中国民营企业CEO占比69%及以上)

数据来自普华永道

 

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逆全球化的双重挑战,但202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实现了同比增长5.5%增速比第一季度加快了1个百分点。这进一步证明,在民营企业家队伍的积极努力下,即使国际局势的变化可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波折,但其发展轨迹仍将保持稳健向前的态势。

1.4 责任但当

在新时代的中国,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更在社会公益领域展现了深厚的情怀和担当[4]。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发作为。”

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等共同启动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便是这一情怀的典型代表。五年来,近11万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帮扶了12.71万个村,为超过1 5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力度之强的帮扶行动,在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疫情之下,尽管民营企业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但他们的公益捐赠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家在困境中仍心系社会,不忘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5。他们或是加班加点生产医疗物资,或是慷慨捐款捐物,或是免费发放防疫用品。这些行动都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 2020年全国抗击疫情企业捐款情况

数据来自《中国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研究报告》

 

2021年,民政部表彰的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中,73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及其慈善项目都被列入表彰名单。同年,全国共有基金会8 885家,其中民营企业基金会占2/3并且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在中国经济的新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四大成效——创新驱动、蓬勃发展、信心引领和责任担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其中,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供给是这四大成效的推动力。

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连续发布了三份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对民营企业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发布的首份文件明确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2010年的文件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多个领域,强调其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到2023年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更加强调完善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其创新和转型升级。这三份文件共同描绘了一个明确的政策轮廓,展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坚定支持和期望,确保其在中国经济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民营经济的活力,依赖良好的法法律体系[5]。近年来,我国在法律完善方面对民营企业家的关心与支持日益凸显。2021年《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为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领域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保障,确保其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公平竞争;2022年《反垄断法》修订,进一步为所有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确立了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些法律的调整和完善,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旨在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公正的法律环境,进而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完善法规、政策供给是创新驱动、蓬勃发展、信心引领和社会责任的缘起,完善法规与政策供给之间具有一致性和相互增强性,创新驱动、蓬勃发展、信心引领和社会责任之间相互作用。据此,建构钻石模型6

6 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成效的钻石模型

 

2 新时代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建设一支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考验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对于新征程的推进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7 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面临挑战的“三角模型”

 

为了全面理解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采用图7中的“三角模型”进行深度分析。该模型将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视作一个由资源供给、环境条件和企业家素质这三个相互影响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并有针对性地分析每一子系统所面临的挑战。

2.1 环境条件影响民营企业家的崛起与民营企业发展

2.1.1 法律成熟度

中国针对企业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定与颁布较为滞后。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颁布,并在2022年进行了首次重大修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从2021年开始着手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相较而言,美国企业法规体系有着较长的历史1),诸多法律法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具备全面性、时效性和适应性等特点。

1 美国部分保护企业发展法案

 

尽管中国已经在规范市场行为和保护企业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对于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来说,现行的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阻碍。法律的实施和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在当前全球经济和技术环境迅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法律体系在成熟度和适应性方面仍有待加强。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这种情况意味着他们在创业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法律挑战和不确定性,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经营风险。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法律体系,确保其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

2.1.2 营商环境

在近两年的营商环境评价中,图8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2021—2022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普遍低于外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评价处于最低水平。这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营商环境受其所有制的深刻影响,更暴露政府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上的不足[6]。这种不平衡的营商环境可能导致民营企业家流向外资企业,从而影响到多元化、高质量的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损害国家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8 20212022年不同所有制企业营商环境评价

数据来自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

 

9进一步揭示了2022年,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显著下滑,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评价跌至历史最低点。值得注意的是,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恰是民营之列,这使得这一数据更为引人深思。高新技术产业,以其知识和资金的高度集中性著称,对高技能人才和大量资金的需求尤为迫切。然而,在当前的营商环境中,这些企业尤其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面对长期研发和创新投资时可能变得更加谨慎,这无疑会限制其技术创新的步伐。最为关键的是,这样的营商氛围可能会减弱对潜在的、有望成为行业领袖的杰出企业家的吸引力。

9 20212022年不同行总体业营商环境评价

数据来自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

 

2.1.3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民营企业家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退市机制是确保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环节。有效的退市机制不仅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手段,更是对上市公司进行治理、提升其内部质量的重要激励措施。2001—2018年,中国的平均退市率仅为0.36%而在2022年,尽管退市率有所上升,但仍未超过1%10。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在退市机制上的某种滞后。

低退市率导致了一些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动力的公司在市场中的长期存在,这些所谓的“空壳”或“僵尸”企业占据了宝贵的市场资源,阻碍了真正有潜力的民营企业的成长。对于那些依赖市场反馈进行创新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这种环境尤为不利。它们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来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试错,从而实现技术和模式的迭代。

10 5A股上市与退市企业数量

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北京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wind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市场环境可能导致整体民营企业队伍的素质下降。在一个充满“空壳”和“僵尸”企业的市场中,真正有远见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可能会被边缘化,它们的声音和需求可能不会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不仅会抑制行业的创新和进步,更会阻碍那些具有领导潜质的民营企业家的崛起,从而限制了整个经济的增长潜力。

2.2 资源供给约束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与成长

2.2.1 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金融生态中长期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银行作为我国主要的间接融资途径,受到制度框架和风险收益考量的制约,常常展现出对国有和大型企业的融资偏好。这种基于所有权的融资倾向,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金融资源获取构成了实质性障碍。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逆全球化的双重冲击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如2020年小型企业的年度利润同比下降了37.4%11。这种经营压力进一步放大了其融资困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中小企业的持续运营构成了巨大威胁。

11 中国大中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对比

数据来自wind、企业划分标准参照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国家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成立了融资门槛低、交易灵活的北交所来助力中小企业的成长[7]。但由于其运营时间相对较短,流动性问题仍然突出。如表2所示,与其他主要交易所相比,北交所的交易流动性显著低下,这意味着它尚未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这种融资环境使得民营企业家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到日常的财务管理中,从而忽略了对团队建设和企业长远战略的规划。财务的紧张局面也可能导致民营企业在薪酬和福利上无法与国有企业等大企业竞争,进而影响到优秀人才的吸引和留存。

2 三大交易所2023531日交易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2.2.2 创新创业

青年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集中在资金、社会资源、知识和能力这四个方面12。根据投中研究院等权威机构的数据,2021年中国在种子期的投资案例占比仅为15.2%而在同期,美国的比例高达30.2%。这一数据清晰地揭示了资本市场对中国初创期企业的投资热情远低于美国。这种资金短缺的现象,使得众多初创企业在起步阶段就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同时,也缺乏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为其提供指导。虽然社会资源、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创业导师的指导得到补充,但截至2023年8月底,学信网公布的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中,实际入选的导师仅有4 492人。与庞大的创业人口相比,这一数字显然远远不足。这种导师资源的匮乏,可能会导致许多有潜力的青年企业家在创业初期就遭遇失败。

12 青年创业群体创业影响因素

数据来自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这些问题不仅可能导致有潜力的青年企业家的创业梦想在起跑线上就破灭,还可能进一步影响整个民营企业领域的活力和创新能力。长期下去,这将对民营企业家队伍的规模、多样性和整体素质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制约我国民营经济的健康、持续和创新驱动的发展。

2.3 民营企业家素质影响企业传承与存续

2.3.1 教育水平与任期

教育水平较高的企业家对业务和市场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增强战略规划和决策制定的质量。反之,较低的教育水平限制了对新兴趋势和技术的掌握,进而制约了企业的创新潜力。图13显示,将近4成的企业家学历为本科或以下,仅有15.5%的企业家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一个日益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这种教育水平的分布会限制民营企业家对新技术和市场趋势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例如,《2022普华永道全球新生代调研—中国报告》指出,有44%的新生代认为,许多家族企业的领导者对数字化转型的深远影响了解不足。这种缺乏深度的认识可能会阻碍民营企业家在数字化浪潮中的领先地位。

13 2022年中国企业家学历构成

数据来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课题组

 

另外,图1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CEO特别是民营企业CEO的平均任期相对较短,仅为四年。这种短暂的领导任期可能导致民营企业家过于追求短期业绩,而忽视对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文化建设。频繁的领导层更迭不仅可能破坏企业的稳定性和团队凝聚力,而且制约企业的长期创新和发展。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短期的领导视角会妨碍对未来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和准备,从而影响到整个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健康和持续建设。

14 20202021CEO平均任期

数据来自海德思哲

 

2.3.2 企业传承

在企业传承的问题上,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都有各自的挑战。外资企业在接班人选拔与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导致领导层的断层。国有企业虽然在接班人培养上投入较多,但实际的交接比例却相对较低,这会抑制新一代领导的活力。

民营企业传承的情况更为复杂。首先,从接班人培养和企业交接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的表现相对平庸3。结合图15可知,民营企业在人均培训的投入和时间上都明显落后。这种缺乏足够培训的状况是导致其在传承方面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接班人可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复杂需求,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性,还会对企业家队伍的质量和连续性产生负面影响。

15 2022年不同类型企业人均培训情况

数据来自中国人才发展平台

 

3 2020年中国企业传承情况

注:数据来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课题组。

 

此外,民营企业家在考虑企业传承时,不仅面临内部的继承问题,还需应对外部的多重压力,如资金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家的决策产生影响,从而对企业的转型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8]。为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民营企业家必须重视继任者的选拔和培养,并寻求策略来应对外部挑战。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除了面对资金问题,其产业层次相对较低,对下一代缺乏吸引力,导致部分企业家选择出售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企业二代”中,愿意接班的不足半数,且更多的倾向于远离制造业。

3 新时代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方向及举措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有利于一流民营企业家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生态环境与长效机制。基于此,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

3.1 强化思想引领,提升民营企业家队伍的政治性

企业家队伍政治性的提升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而是结合新时代赋予不同类型企业的新使命,探索对不同企业家群体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要把塑造家国情怀作为提升政治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充分挖掘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独特内涵和行为表现,不断创新企业家爱国报国表彰奖励和宣传制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爱国企业家、向爱国企业家学习的新风尚。这样能够激发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3.2 坚持发展导向,保障民营企业家队伍的稳定性

保障民营企业家队伍的稳定性应始终坚持发展导向,并重点关注中小民营企业的情况。首先,在企业家绩效评价中注重长期战略目标的达成、加大高质量发展在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比例,避免为了短期绩效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在经营管理理念的塑造上,鼓励企业家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树立“蓝军”思维,勇于自我批判、自我革新,及时破除习以为常但过时落伍的经营管理模式。再次,在企业家队伍整体建设上,鼓励企业探索设立轮值CEO、董事长等治理体系上的创新,塑造企业家集体涌现机制来保障高层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最后,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引导民营企业构建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岗位激励机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3.3 突出市场主体,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全面性

一流民营企业家的来源应涵盖各种规模、各个行业、各类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无论是在各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位置的核心企业,还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都应成为孕育世界一流民营企业家的重要摇篮。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全面性的关键在于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培育民营企业家的主动性。一方面,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消除所有制歧视,维护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结合各地现实情况,不断探索新时代“亲”与“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及其表现形式[9]增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支持力度,为一流民营企业家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4 内外协同推进,提升民营企业家队伍的专业性

提升民营企业家队伍的专业性应充分发挥企业内外部力量的协同作用。从内部制度建设角度而言,鼓励民营企业把提升企业家专业性作为选拔、培育与激励的重要考量因素,贯穿于企业家的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符合行业实际的企业家胜任素质模型,引导民营企业家在提升管理能力和商业智慧的同时,不断吸收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将自身打造成专家型企业家;在保障物质激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杠杆作用,对民营企业家在专业领域的贡献予以及时认可和表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10]。此外,重视外部力量在提升民营企业家专业性方面的协同作用,鼓励领先的民营企业在行业内发挥溢出效应,通过搭建互动平台,输出一流民营企业家专业性提升方面的先进经验。

3.5 加强梯队建设,保障企业家队伍的连续性

保障民营企业家队伍连续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梯队建设。首先,鼓励民营企业重视企业家后备队伍的建设,根据发展阶段与经营情况建立接班人计划,避免在少数关键职位上出现接续传承问题。其次,加强青年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在全面提升创新发展、决策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同时,增强青年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和心理保障机制,对在合法经营中出现失误、失败的民营企业家予以帮扶,形成既鼓励开拓又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最后,坚持把基层实践当作优秀后备民营企业家的摇篮,从实际业务锻炼中选拔后备民营企业家,同时也鼓励民营企业家走出总部深入基层,在一线工作中完成对自身循环赋能的同时,带动后备民营企业家的涌现与成长,激发民营企业家队伍的活力。

3.6 尊重与支持,提高民营企业家队伍地位和影响力

首先,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贡献,并培育尊重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通过宣传民营企业家的成功案例和社会贡献,消除对他们的偏见,让公众更加了解和认可他们的价值和贡献。其次,重视评选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组织评选活动,表彰那些在创新创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和成功经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并树立民营企业家的榜样形象。最后,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优先考虑邀请优秀民营企业家参与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让他们的声音被充分听取[10]。同时,建立专门的智库或咨询机构,由优秀民营企业家组成,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推动民营企业家权益和关注的增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剧锦文.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形成竞争新优势[J].天津社会科学,2021(6)93-99.

[3]李云.新时代构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动力机制研究[J].中州学刊,2020(9):18-25.

[4]史亚洲.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问题研究[J].人文杂志,2019(9):121-128.

[5]涂永珍,赵长玲.我国民营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路径[J].学习论坛,2022(3):131-136.

[6]边卫军.鼓励民营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J].人民论坛,2019(24):32-33.

[7]罗党论,张奡然,李滢琛,等.北交所成立:动因、制度分析与发展议[J].财务研究,2022(3):65-74.

[8]李思飞,李鑫,王赛,等.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数字化转型:激励还是抑制?[J].管理世界,2023,39(6):171-191.

[9]王永香,李忠鹏.亲清政商关系引领下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行为研究——基于纳什均衡思维框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42(4):36-44.

[10]李海舰,杜爽,李凌霄.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经济,2022,41(1):35-44.

 

杨小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高中华,杨小卜.新时代民营经济企业家队伍建设:经验成效、当前问题及可能的突破方向[J].科技和产业,2023,23(18):213-22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