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深入揭示了生产力量变提速、质变增频的复杂动因,反映出“科学力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力”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随着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不断壮大。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JCX20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在重塑生产方式和经济体系,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立足中国实践,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丰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理论,为以新质生产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路径选择。
新质生产力的四个发展趋向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涌现,带动生产力发展规模和水平由量变到质变,实现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第一,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更新加快。历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结构转变和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是解放生产力的先决条件之一。从煤炭到石油再到多元化清洁化能源供给,从“铁公机”、电报电话、互联网宽带到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更新驶入快车道。截至2022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2.13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7.3%,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0.8%。①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成为带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先行领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6.2%。其中,5G、数据中心等信息类项目投资增长13.1%,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融合类新基建投资增速高达34.1%。“十四五”时期新基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元。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23年8月,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更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结果,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也是我国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和产业链强劲韧性的集中表现,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筑牢了基础。
第二,科技创新日益活跃。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最强动力。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少领域加快追赶发达国家,处于与世界领先国家同步并跑、比肩竞争的水平,相继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储能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得益于大力度、连续性的研发投入。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同比增长10.1%。研发经费规模从1万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用时8年,而从2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仅用了4年时间。②这不仅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也彰显了我国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导向。同时,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大。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54%,比2021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从研发支出结构来看,科技投入继续向基础研究倾斜,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增速为11.4%,分别超过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增速0.7和1.5个百分点。同时,创新主体不断优化,2022年企业对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高达84%,推动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重点领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91%,为突破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先进材料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产业载体不断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③从要素结构和技术路线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的突出特点。在国家战略规划、各级政府扶持以及各类资本的协同推动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转向成熟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提高近1倍。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4%。根据中咨公司提供的数据,2018年—2022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由0.7万亿元扩大至1.5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2.8%提升至27%,投资规模增长115.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绩反映在出口市场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出口“新三样”取代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2023年上半年,“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速达61.6%,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这正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力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未来产业与前沿科技创新互动更为紧密,因而更具前瞻性,也是各国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培育扶持的先导性产业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随着创新投入、资金支持、人才引培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细分演化,数字化、绿色化的产业成长主线日趋清晰,在更大范围和力度上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要素构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发挥着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
第四,创新集聚效应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升级。进入21世纪,应用性研发分工虽然在持续深化,但由于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对要素支撑有较高要求,世界范围只有少数地区能够为这些创新活动开展和产业集聚提供要素保障,由创新集聚引发的马太效应增强,致使新质生产力出现了发展不平衡问题。近年来,为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投入巨大,势必对新兴领域投资并购实行严格管控,试图将高附加值、最前沿的创新活动控制在本土。在“内向化”战略导向下,“技术民族主义”“资源民族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如影相随,造成产业链不同程度受损甚至断裂。持续升级的大国博弈和不断深化的利益“脱钩”放大了我国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基本算法、先进材料、软件系统、标准体系、规则制定等环节被“卡脖子”的风险,暴露出科技原创力、产业链主导力、国际规则塑造力等方面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仍面临基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产业基础能力不扎实,人才质量和结构不匹配、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和障碍。需要强调的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对研发体系、人才梯队、中介组织、风险投资、信息渠道等高端要素有较高要求,新质生产力与科创活动同样表现出集聚式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布局特征。对于东北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根基和底蕴,具有工业体系比较齐全、配套链条相对完善、拥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技术工人队伍的传统优势,但存在高端要素供给缺口大,区位条件与新质生产力兼容性不足的矛盾。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在创新中找答案,彻底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度挖掘东北工业体系积淀的应用场景,使之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持续赋能东北全面振兴。
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培育
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长期来看,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进步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的角色并未发生改变。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步骤,本质上是如何在新时代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不仅需要打破传统生产力的利益格局,处理好产业政策施用、科技平台搭建、公共服务提供等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形成更有利于充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而且要应对大国博弈升级、科技合作受限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要以开放包容的理念满足劳动者自身发展需要,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则必须在不懈的创新中探索寻求。
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力度,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聚焦前沿科技,将科技创新重心前移,在推动“从0到1”自主原始创新的同时,创造条件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不断拓展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边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含量。
进一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作用。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领域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积极开辟新赛道,培育新主体,塑造新优势,形成新集聚,打造新支柱,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数字化转型与节能降碳同频共振,促进智能化绿色化互促共融。数字技术不仅为绿色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提供新的研发理念、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而且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资源回收利用方式的绿色化创新同样需要丰富优质的数字资产和信息平台作支撑。同时,现阶段数字部门仍有部分生产力能耗偏高,尚有技术和结构减排空间。今后,一方面,要进一步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升级开发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要求的智能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为数字经济部门提供多样化的能源选择,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深化要素利用方式、生产流程、能源管理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共同助力实体部门生产力提升和全体系再造。
塑造新质生产力尤为关键的是人的转型。归根结底,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作为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只有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理念“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才具备更强的能动性。因此,要加快改革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加紧制定实施面向能源转型、智能制造、未来产业的新就业计划,创造新就业岗位,为传统产业从业人员量身定制知识再造和能力提升方案,打造多层级、多元化的人才体系,为实现劳动者自然性、社会性、知识性高度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注释
①国家能源局:《2022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2023年9月。
②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3年9月。
③《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23年9月9日。
杨丹辉.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向[J].人民论坛,2023,(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