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产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改进取向分析

2024年02月07日来源:《发展研究》2024年01期    作者:周维富

摘要中国产业面临供给质量不高、低端供给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供给质量和供给体系不能匹配需求结构和需求体系的结构性矛盾。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必须瞄准制约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短板和瓶颈制约,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改造升级,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政策上,必须在适度放松管制、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有新作为、出新举措。

关键词:高质量供给;供需匹配;供需结构性矛盾;中国产业发展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22GJS01);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项目(项目编号:2023GJS101)。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1]扩大内需战略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下中国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从供求互动的角度看,中国在供给侧方面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是: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而量大面广的低端产品和普通服务却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和供给过剩。摆脱供给结构错配困境,消除供给质量瓶颈和数量缺口,推动市场供求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无缝对接,需要在提高产业供给质量上想新办法、出新对策。

一、中国产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消费与投资出现“双升级”的变化趋势,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绿色化、智能化、健康化、便利化,投资需求趋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而在产业供给上,中国产业供给的质量水平总体上还不太高,供给结构还不太合理。一方面,量大面广的低端产品、低端服务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同质化恶性竞争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绿色低碳化的产品与服务等还存在明显短板,供给明显不足。

在农业领域,一方面,普通农产品相对于市场需求来说大多呈过剩状态,产品滞销和积压为“常态”;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潜力大的绿色有机生态型的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不足,常常不能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在原材料工业领域,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工艺和产业基础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例如,中国在高温合金材料、超硬合金材料、高端轴承、高分子树脂、气体扩散层材料、质子交换膜等新材料上不是处于空白状态,就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需要。

在消费品工业领域,中国消费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品种、质量、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例如,服装产品精品和知名品牌少,新产品和新服务供应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智能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在装备制造领域,中国装备制造业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不足,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过剩特征明显,关键核心装备“卡脖子”问题严重。如在机床产品上,国产机床精度和稳定性差、故障率高,高档机床仍然依靠进口。2021年,中国在金属加工机床产品上存在21.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2]

在生活性服务业领域,中国传统生活服务业比例过大,现代生活服务业发展滞后,有效供给不足、便利性体验性共享性不够、质量标准水平也亟待提高,不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体验化的消费需求升级发展要求。以文化产业为例,由于文化原创能力弱,文化原创作品数量少、质量低,文化精品和知名文化品牌匮乏,中国文化产品的市场供给既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在国际贸易上也缺乏竞争力,文化服务贸易持续处于逆差状态。

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中国工业设计、研发中介、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融合程度低、融合范围窄,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育有待增强。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2012—2019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总体规模扩大了2.4倍,[3]增速相当快,但快而不强,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管理、中间件和编程语言等在内的基础软件、工业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功能尚不能充分满足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的发展需要。

由于供需结构错配,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不强,不少产业在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还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技术含量与附加价值高、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绿色低碳的产品和服务。2012—2022年,中国的进口贸易额从11.48万亿元上升至18.10万亿元,增长了57.7%。[4]这种状况使得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大量外流,严重妨碍了中国产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二、改善产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

(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扩大创新型供给

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技术水平高、产业基础好、辐射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绿色环保、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与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健全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创新联盟与技术推广转化平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产业化、工程化能力,提升创新链对新的产业链和新的产品供应链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议瞄准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推动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工程,如集成电路发展专项工程、应急疫苗创新重大专项工程、高性能稀土材料研制创新重大专项工程等,提高新产品、新服务的供给能力,引领新产品、新服务成为投资与消费的新宠甚至“爆款”。

另一方面,要前瞻性地加快布局未来产业。顺应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瞄准量子信息、未来网络、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科技,超导材料、智能仿生、增材制造材料等未来材料,氢能与新型储能等未来能源,空天技术、深地深海技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创新工程,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多条线路研发、多条渠道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前沿引领性技术、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供给能力及其产业化、工程化能力,加强应用场景建设和消费市场培育,以此来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和产业集群的打造,以更好地创造和引领消费者对未来产品的消费需求。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升级型供给

首先,要加快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改造,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一方面,要加快淘汰低端过剩产能。在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优化能效、环保、安全等约束性指标体系,强化差别化价格、信贷、财税等政策措施,加速淘汰低端过剩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长期的治本之策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清除低端过剩产能产生的体制机制土壤和政策环境,从源头上加以防止。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尤其要瞄准基础性零部件和元器件、产业基础性软件、产业基础性材料、基础性工艺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等领域的突出短板和瓶颈制约,实施一批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造形成包括产品设计、材料研发、工艺开发、产品制造、市场推广应用等在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的科技攻关机制和技术与产品突破机制,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基础产品、技术和工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补足高端产品和工艺领域的短板和差距,加快传统产业的高位嫁接、提质升级,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扩大高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能力和供给水平。

其次,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数智化转型,扩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规模与供给能力。把握工业4.0时代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先进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升级,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结构高级化升级,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提升,扩大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的要求。具体包括: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工具和软件,提升传统产业的产品和工艺自主设计能力;依托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手段,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的车间、工厂、企业、园区和产业链,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全过程的工业互联网改造;利用互联网、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新兴技术手段,推动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新模式,推动企业由单纯的产品制造者向优质品牌服务提供商转型升级。

最后,要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化升级改造,扩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物降量减排、环境影响降低、满足绿色低碳投资与投资需求能力增强”为目标方向,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降碳技术开发行动计划和绿色低碳制造工程,推动节能减排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性技术及其相关设施装备联合攻关,开发并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工艺技术,过程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三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技术和装备等先进适用低碳技术,并用其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领域、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化升级改造,显著提升传统产业节能环保低碳水平,扩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满足绿色低碳投资与消费需求。同时,要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以循环发展理念为指引,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再制造产品与旧件检测认证平台、技术研发中心、推广应用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围绕船舶及海工装备、工程机械、高端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冶金设备、精密切削工具等重点领域发展包括维修、改装、技术升级、系统集成、再制造产品研发生产、再制造产品服役寿命评估等再制造形态,加强再制造技术研发与推广,扩大绿色低碳再制造生产能力,满足绿色低碳再制造的投资与消费需求。

(三)推进产业融合,扩大“制造+”服务型供给

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制造服务业,提升其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制造服务业是制造业向服务业融合的一种纵向一体化产业发展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制造业的价值增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对制造型服务的新需求。中国制造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强等突出问题和短板。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和扩大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要积极探索制造业向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渠道、新路径,鼓励制造业企业向生产性服务领域延伸触角,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供应链协同、系统解决方案、柔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业务,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技术”和“产品+服务+咨询”转变。

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提高其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服务型制造是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和融合的一种前向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例如,从事咨询、设计、金融、物流和供应链电商、研发、云计算等业务的服务业企业,发挥其在大数据、技术、渠道、创意等方面的要素和业务优势,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发展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继机械化制造、标准化制造、自动化制造之后的又一场“制造革命”。发展服务型制造,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改善产业供给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要鼓励科技服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等具有技术与市场优势的服务业企业,把业务领域拓展至生产制造环节,积极发展为制造服务的创新设计、信息服务、定制化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满足现代制造业发展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出的新需求。

三、提高产业供给质量、创造引领需求的政策建议

造成产业供给质量方面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改革滞后和管制过多。如对文化、艺术产品等的审查过多、过严、过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活力;空管体制和空管管制的改革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用航空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活力;对民营经济经营范围设置的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和活力。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软件还存明显短板。三是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内外销产品不能做到“同线同标同质”(即“三同”),出口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明显高于内销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四是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不足。包括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对产业竞争力和供给质量的支撑不足。

(一)适度放松管制,完善体制机制

适度宽松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活力之源,也是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社会消费需求的需要。对不利于产业发展和供给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弊端,应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安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有计划、分阶段按部就班地改革完善相关的经济体制、管理管制体制,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政府管制适度适当的体制机制,破除抑制高质量供给的相关限制性政策,建立健全审慎包容的产业发展政策软环境,为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供需高水准无缝对接提供强大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和保障。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尤其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技术创新主导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突破“产业六基”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和瓶颈,为产品、服务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如:建设开放、协同、高效的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技术开发平台,健全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制度供给;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有效保障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激励科技研发人员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等。

(三)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为高质量供给保驾护航

产品和服务存在的在标准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技术支撑,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石,品牌则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美誉度和商标知名度的重要载体。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提升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是实现高质量供给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任务。

一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健全完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制度和地理标志保护标准体系;健全完善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终端等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体系;健全完善旅游、养老、家政、商贸流通、文化等服务业标准体系等。

二要加快健全产品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完善质量追溯机制,不断优化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具体包括:强化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健全完善质量分级制度,建立健全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及其相应的补偿赔偿制度;健全完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认证体系与质量认证采信体制等。

三要全力推进品牌打造和品牌提升。要全面树立品牌发展新理念,增强全社会特别是相关企业的品牌发展意识,加强市场公平竞争制度建设,健全完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制度,以及名优特品牌、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的培育保护制度,防止出现品牌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推动企业和产业从“质量合格”向追求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跃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优质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国家品牌。

(四)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高质量供给的基础支撑能力

要着眼于强化基础设施对产业高质量供给支撑能力的总体要求,补足短板和提升水平并举,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各类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能级及便捷程度,强化高质量供给的基础支撑能力。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农田改造等,为农产品的高质量供给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围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继续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以及货轮运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储能设施、智能能源网络等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信息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实体经济的物流运输成本、能源使用成本和信息交易成本,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EB/OL].新华社.(2022-12-14)[2023-08-17].https://www.gov.cn/zhengce/2022-12/14/content_5732067.htm?eqid=8339c9c5000b1c63000000046477f763.

[2]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2021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2,58(3):2-3.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553.

[4]进出口商品总值表(人民币值)A:年度表[EB/OL].海关总署.(2023-01-18)[2023-08-17].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2799825/302274/302277/302276/4806918/index.html.

 

周维富.中国产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改进取向分析[J].发展研究,2024,41(01):54-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