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工业机器人应用及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

2014年12月31日来源:“第三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笔谈    作者:周文斌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会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及其管理带来些怎样的影响?会否出现新一轮的资本替代劳动、机器排斥工人浪潮呢?如此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

一、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一)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行业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资料,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当中,包括: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橡胶及塑料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最为广泛的是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人均拥有工业机器人密度最高。

  (二)工业机器人在德国、美国、日本的应用特点

  在德国的制造业中的应用率较高,每四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台机器人。德国政府目前正积极、强势的推广工业机器人。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对工业机器人商业运用的国家,产业化和应用程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如安川电机是全球四大机器人企业之一,2013年累计出货量达29万台。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预测

  我国工业机器人商用仅仅是近几年发生的事情。汽车、电子、食品、化工、塑胶橡胶、金属制品六大制造行业,被看做是我国应用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领域。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应用最多的行业目前同样是汽车制造业。约有5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其中50%以上又为焊接机器人。如中国重汽卡车从2005年到2011年,年产量从4万多辆增至15万辆,固定职工只增加了10%左右,协议派遣工增幅也比较有限。

  一般来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国际化公司先导入机器人,以富士康2006年开始研发机器人为标志。第二个阶段:2008年之后国内大型企业导入。第三个阶段:中小型企业批量导入阶段估计在2016年之后。

三、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工业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分别是:人干不了的工作、人干不好的工作以及人不想干的工作。

  工业机器人之所以能在我国市场快速认可,首先是因为在成本上通常仅为人工的四分之一;其次,机器人在质量、效率、管理等方面还能带来很多新的附加值。另外,工业4.0的时代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对苦脏累险行业员工的职业病防范有利。

  可能对就业员工形成心理压力。

  可能出现新一轮的资本替代劳动、机器排斥工人。这对我国的低端劳动力就业很不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