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议

2016年08月17日来源:中国经济学人    作者:黄群慧 杨丹辉

绿色制造是在保证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 将绿色设计、绿色工艺技术、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绿色就业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之中,实现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货物贸易国,但工业发展中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结构失衡等问题十分突出。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工业4.0时代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挑战。针对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发展作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基本方针,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对于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一、绿色制造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意义和作用

发展绿色制造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是推动中国制造由大转强的必由之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制造大国。然而,尽管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大而不强”却是中国制造的基本事实。近年来,虽然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国内企业能效和资源利用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要想突破中国制造由大转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依靠全新的模式和机制,而绿色制造正是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生产方式、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全面、深刻的绿色化变革,必将有效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同时,作为国际竞争力最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制造业率先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将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绿色制造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工业进入了加速“重型化”的阶段。应该看到,中国重化工业的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导致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的负面影响迅速放大。另外,由于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刺激政策为部分行业的落后产能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了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难度。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资源条件来看,工业结构调整都不可能在传统的技术和机制下实现。只有走绿色、可持续的道路,才能摈弃粗放式、低水平的发展方式。同时,绿色制造有助于推动产业间特别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带动绿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催生新的增长点,从而加快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绿色制造是应对全球低碳竞争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发达国家加强政策刺激和国际协调力度,鼓励本国企业探索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的新方向,“低碳经济”逐步进入各国产业领域实质性竞争的阶段。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虽然人均排放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碳排放总量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工业仍是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部门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比重高达70%,而钢铁、煤炭、有色、电力、建材、化工六大传统高耗能产业的排放又占工业排放的70%。在全球低碳竞争的大背景下,减排的全球行动和国家战略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中国制造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综合国力增强和排放总量扩大,国际上对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机制中的角色产生了更多期待,中国参与能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我国明确了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达峰的时间表,制造业减排则成为实现这一总量减排目标的关键领域。因此,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不仅有利于掌握减排和结构调整的自主权,而且工业节能减排潜力大、技术和市场条件相对较好,能够产生更显著的效果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绿色制造是保障我国能源和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速,我国能源矿产需求扩大,并表现出较强的刚性,石油、煤炭、铁矿石、铝土、铜矿等主要能源和基础矿产品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中国制成品出口仍以价值链中低端产品为主,导致在出口规模扩张并获得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生态逆差”。目前,中国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大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走势,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提高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尽管受周期性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上能源和初级产品进入了一轮价格回调期,但长期来看资源性产品供求矛盾依然存在。面对严峻的能源资源形势,迫切需要普及新型绿色制造理念和技术,加快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从而以较低的单位产出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更好地维护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

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协同,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工业强基既是《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同时具有高度的战略关联和目标协整性,符合工业4.0时代世界范围内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大趋势。这些方针和任务立足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要求,又与主要发达国家应对工业4.0形成战略呼应。从要素利用方式、生产流程变革及其效果来看,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互为条件、相互融合,将共同支撑中国制造业整体素质的改善和全体系再造。

二、我国绿色制造面临的问题和瓶颈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批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绿色技术研发多点投入,节能减排装备工艺和产品、废旧物资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领域的科研成果集中涌现;自“十一五”时期实行强制性节能减排以来,绿色制造的产业化进程加快。传统制造领域装备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电力、石油石化等排放大户以及新能源、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绿色装备生产和应用集中的产业;在工信部主推的试点示范下,绿色低碳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在探索集群式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绿色转型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形成了具有推广意义的绿色发展路径和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国外绿色壁垒森严和国内环保高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绿色转型意识增强,积极投身到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中,打造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的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尽管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

1. 产能过剩严重制约绿色制造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工业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中占有较高份额。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内外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钢铁、建材、造船等传统行业产能大量过剩;氮肥、电石、氯碱、甲醇等一度热销的化工产品因产大于需而销售困难;铜、铝、铅锌冶炼等有色行业生产形势低迷;而在外需下滑冲击下,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战略性新兴领域的贸易摩擦压力陡增。产能过剩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顽疾,各行业的过剩产能形成了大规模的沉淀成本,挤占新型绿色产能的投资和市场空间,严重制约绿色制造发展。

2. 尚未形成群体性绿色技术突破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制造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应用条件存在较大差距,绿色技术特别是绿色设计和软件方面的技术仍是制约绿色制造最突出的短板,集中表现为绿色制造技术研发创新活动分布零散,平台式、体系化、集成化技术创新不足,这种研发状况直接制约了绿色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阻碍绿色产业体系的整体发育。由于绿色产品研发应用与消费理念、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决定了现阶段绿色创新活动缺乏引领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先导性、革命性意识和能力,人才储备不足也是导致绿色创新整体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3. 绿色装备制造和再制造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展

尽管近年来国内绿色装备制造市场发展较快,但总体来看,绿色装备产品开发仍以节能减排、成本节约为导向,缺少基于全产业链绿色化整体解决方案、直接服务于绿色设计和绿色产品制造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装备。归根结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产业体系和技术装备的水平,我国绿色产品开发及绿色装备应用的水平和能力是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同样受制于应用理念、能力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也明显滞后。作为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制造行业有“工业金矿”之称。目前,我国每年因磨损、腐蚀等原因导致设备停产、报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10%,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环境损害,这也为刚刚起步的国内再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目前国内企业和消费者普遍对采用再制造产品存有疑虑,将再制造的机器与翻新机、二手机等混为一谈。另外,部分企业由于技术不成熟或是对于再制造理解不深,提供的再制造设备和产品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影响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应用信心和积极性。

4. 资金瓶颈和成本压力阻碍企业绿色转型

长远来看,发展绿色制造有助于形成先导效应和倒逼机制。实践中,一些行业领先者的创新型绿色投入的确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绿色收益。但不可否认的是,绿色研发和投资的效果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现有技术路径下,很多行业绿色工艺技术开发应用、绿色产品市场推广都将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推高企业成本。现阶段,国内大多数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投入,更多的是为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国际贸易壁垒和环境规则约束而做出的被动选择,企业绿色转型的主动意识不强,发展绿色制造的综合能力普遍不足。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近期不少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在绿色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资金安排方面捉襟见肘。

5. 绿色标准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行业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节能减排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循环利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这些标准出自多门,彼此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同时,国内市场上拥有能耗标识的产品不断增多,但绿色产品标识尚未形成统一的制定和认证标准。由于部分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绿色程度”难以量化,缺少持续的基础数据和足够的公开信息支持,导致绿色标准和标识制定认证困难,影响绿色设计、绿色产品推广、绿色评价等工作开展,不利于绿色制造体系构建。

6. 发展绿色制造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长期以来,政治晋升的压力使政府官员往往看重产业发展的短期效果,导致地方政府注重制造业规模扩张而忽视发展后劲和生态环境影响,其产业发展方向选择难免出现短视,在招商引资中恶性竞争,为落后产能大开绿灯,阻碍跨地区兼并重组,低水平重复建设屡禁不止、长治无效,制约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同时,由于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加之垄断行业改革进展迟滞,致使制造业粗放式、低水平扩张的成本低,代价小,路径依赖严重,挤压了绿色制造的发展空间。目前,对绿色装备和产品以及再制造产业缺少系统性的长效激励手段,难以对企业绿色转型和消费者选用绿色产品形成正向引导。另外,在现行教育和科技体制下,官产学资之间有效协同联动的创新和产业化机制始终不到位,造成绿色创新闭门造车,而企业绿色转型则缺少高质量、可持续的技术、产品和资金支持,绿色市场搜寻和需求痛点定位的能力普遍较弱。

7. 绿色消费氛围不足

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二元结构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选择的价格导向仍比较突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可度普遍偏低。随着消费升级,国内高收入群体形成了分化,部分消费者开始追求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而有一些消费者对汽车、家电等消费品则片面追求排放和容积,过度包装等不理性的消费偏好以及奢侈浪费等不良消费习惯仍有市场。这种消费结构及其特点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现状,短期内很难发生根本性转变,普及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广绿色产品难以一蹴而就。

三、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议

总体来看,《中国制造2025》设计的绿色发展目标以节能减排指标为主,未能全面体现绿色制造的要求及其特点,提出的绿色发展措施有待具体细化。

需要强调的是,绿色制造不同于节能减排,而是涵盖制造业全产业链的绿色升级,节能减排只是绿色制造的手段和目标之一。因此,应坚持市场化导向,以产业政策创新性实践带动绿色制造体系构建。有别于节能减排的强制性约束,在政策导向和工具选用方面,绿色设计、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更宜采取正向激励的政策措施,将政策着力点放在理念转变、技术支持、标准完善、机制优化等方面,政策重点落脚到消费侧而非生产侧,实施方式则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尽量避免采用财政直补企业等有悖WTO规则的政策工具。

第一,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绿色制造技术群体性突破。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紧制定重点领域绿色制造技术路线图,以推动产业链绿色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主线,着力突破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等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鼓励企业研发使用高性能洁净成形、精确塑性成、精确热处理、优质高效改性、快速成形和再制造等绿色技术,促使生产过程的能源原材料消耗和碳排放显著降低;基于绿色技术跨行业、跨专业的特点,建立生物、材料、能源、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绿色技术公共平台,吸引科研院所、大学和研究型企业参与,提高技术集成能力和推广应用效率;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绿色制造提供技术选择、产品市场前景分析等专业化咨询服务。

第二,深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大绿色投资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一要进一步淘汰电力、钢铁、焦化、建材、电石、有色金属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二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打通传统产业与绿色技术之间的通道,逐步将绿色技术、绿色工艺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三要依托《中国制造2025》,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创新激励手段,将规划的重点领域作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突破口,与3D打印、精益制造、智能制造协同配合,大力发展发展绿色装备制造等具有带动性、示范性的产品,以及绿色化工、再制造等附加值高、应用广的绿色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绿色增长点;四要深入研究绿色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市场化前景,创造适合绿色制造的商业模式;五要总结绿色园区试点经验,推动理念创新和绿色技术应用,带动传统产业园区向“绿色生态工业园”转型。

第三,完善绿色制造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依托行业协会,对现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行业标准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价,清理重复设置、目标错位的标准。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积极参与并主导绿色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中国绿色标准国际化。配合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在“能效领跑者”制度基础上,制定实施“绿色领跑者”制度,增强绿色标准的引领带动作用。

第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制造的信贷支持。引导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发展绿色制造提供适用的金融信贷产品,积极利用风险资金、私募基金等新型融资手段,探索建立适合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的风险投资市场。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便捷、优惠的担保服务和信贷支持。

第五,推动绿色物流发展。采取以奖代补等正向激励方式,大力发展绿色运输,通过多式联运、共同配送和信息网络等方式实现运输环节的绿色化;建立绿色仓储体系,合理规划仓储布局,推动仓储设施绿色化利用;规范绿色包装,推进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的绿色化;鼓励绿色回收,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从事绿色回收技术的专项研发,建立绿色拆卸生产线和回收基地。

第六,启动政府绿色采购工程,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完善《政府采购法》,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工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将绿色标识作为制订政府采购产品目录和指南的基础依据,分行业、分产品编制发布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和清单,带动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公益性的宣传活动,引导企业将绿色营销与产品战略相结合,并借助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媒介,不断丰富绿色消费宣传形式,提升绿色消费理念的影响力。

第七,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绿色制造提供人才保障。整合国内相关研究和教学力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重点普及绿色制造理念,培养和引进绿色装备系统设计、集成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人才。未来几年内,推动综合性大学、工程技术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与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管理有关的专业,夯实人才基础,逐步建立绿色制造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创造绿色就业岗位,为传统领域从业人员转向绿色岗位提供各种转岗培训。

 

中国经济学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