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千年雄安生态先行

2018年06月06日来源:《环境经济》2018年Z2期    作者:叶振宇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来,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就是雄安新区如何破解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

自设立以来,雄安新区坚持先植绿、后建城的思路,启动实施了“千年秀林”绿化工程,已累计植树近800万株。同时,雄安新区大力实施生态补水、河道治理、纯水村搬迁、淀区清淤的综合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十个专项治理”。2017年底已实现乡镇及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区以及白洋淀流域上游两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5%以上,成功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给白洋淀补水。

应该说,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已实现良好开局,获得社会点赞。雄安新区作为一座“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其生态环境治理不仅关系到新城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京津冀区域的生态安全。因此,探究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之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现实难题

尽管雄安新区定位很高,愿景让人充满期待,但开发起点较低,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白洋淀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据《201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白洋淀水质为Ⅴ类,中度污染,轻度富营养化。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和安格庄水库作为白洋淀水源地,其水质都出现中度富营养化,加之入淀河流上游沿岸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流入,白洋淀水质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改善。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环白洋淀地区人口增长较快,工业布局分散,城市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面源污染加剧,导致大量的有机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白洋淀。有机污染物对白洋淀地区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此外,白洋淀地区家禽和水产养殖业发达,抗生素大量滥用,也加剧了水质恶化。外源输入性污染超过白洋淀自身的净化能力,导致了白洋淀水环境恶化。

第二,白洋淀频发季节性严重缺水。白洋淀曾经历过几次较大的洪涝灾害,危及地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此在入淀河流上游规划建设了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安各庄水库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基本解决了水患的问题。但由于白洋淀地区工农业用水量与日俱增,填淀垦地、围堰养殖等开发活动频繁,从而导致白洋淀水域面积日趋萎缩,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了淀区连片干涸的现象。这种缺水现象频发也威胁到了当地生物多样性,一些水游生物的种群出现退化。

第三,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地势较低,大气污染物容易聚积,不容易向周边地区扩散。在京津冀大气环境尚未根本改善的情形下,雄安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现实条件较差,治理难度更大。同时,雄安新区辖区内的安新县和雄县都是华北平原中部主要的工业污染来源地,安新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回收冶炼加工基地,雄县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塑料包装基地。长期以来,由于当地对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重视不足,大量缺少环保设施的工业企业无序发展,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因此雄安新区也是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

第四,土壤污染积重难返。安新县有色金属回收冶炼加工产业集群长期处于散、小、乱的发展状态,企业布局分散,“村村冒烟”现象突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由于大量企业处于小作坊的生产状态,企业主根本无视环保法规,直接将工业污水排入河沟,造成了当地的河流和农地大面积污染。并且,由于土壤污染的修复成本很高,周期很长,地方政府也没有积极性下大力气推动被污染土地的集中、规模、无害化治理。

第五,传统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雄安新区下辖的雄县、容城和安新三县都是传统农业大县,当地农业经营比较粗放,农药和化肥被大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多点扩散之势。同时,雄安新区城镇化水平低,2016年城镇化率仅为4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45个百分点。目前,雄安新区仍然有一大批文化素质较低、经营保守的农民留在农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他们缺少科学种田的知识、技能和强有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支持,所以很难想象他们能够主动适应绿色农业发展趋势而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要做好三篇文章

绿色生态宜居新城,是雄安新区城市发展定位之一。生态环境治理是雄安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城市建设的“先手棋”。为了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雄安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中要立足自身实际,务实做好以下三项基础性工作。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涉及水、气、土以及植被,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建设工程,要用系统思维、创新手段和长效机制,解决好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问题。在工作层面,《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规划》应列入政府的工作议程,并作为政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行动纲领,久久为功。在生态环境规划中,从湖泊水系、大气流动、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统筹考虑生态治理的实施路径、政策工具选择以及相关机制建设。

第二,精准锁定污染源。现阶段,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任务是准确找到污染源,特别是找到白洋淀、大气和土壤的污染源,分析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在污染源解析的过程中,雄安新区要充分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和监测方法追踪污染源足迹,精准锁定污染源的最终元凶,以便于为下一步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第三,加大体制机制创新。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要靠改革的办法解决现实难题,尤其是白洋淀上下游污染治理和污染土地生态修复。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个水系的整体治理,既要入淀河流上下游的跨地协作和相互支持,又要解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利益诉求,通过生态补偿、共同发展等途径解决上游地区利益损失。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是一项投入大、风险高、治理难度大的工程,依靠地方政府投入是难以为继的,同样也要用改革的办法,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公私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取向

在政策制定中,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目标选择不宜过于宽泛,而要适度聚焦。各级政府在政策实践中要先易后难,找准切入点,把握住方向,持续发力。

第一,控污减污。雄安新区要采取分类治理的思路,从微观主体入手,守住社会稳定底线,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在产业发展方面,强制关停散、乱、污企业,建设工业集中区,引导部分技术能力较强、节能减排工艺较先进的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禁止新增污染排放较大的工业项目。

在城市建设方面,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对雄县、安新和容城这三个县的县城基础设施进行集中改造提升。在农村地区,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为契机,采取政府补助引导、集体经营性资产出资和农户自己分担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因地制宜采取投资组合、运作模式和组织方式推进农户散煤治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如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建设天然气管网,推行“煤改气”,而偏远的农村可以利用太阳能采暖方式解决冬季供暖问题。

第二,开源补水。白洋淀要走出季节性生态补水的误区,建立常年补水的长效机制,统筹运用调水补水、降水补水、调峰补水等方式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雄安新区要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引黄补淀等水利工程,建立动态调水补水机制,满足白洋淀生态补水的基本需求。同时,雄安新区也要探索建设现代海绵城市,利用各种海绵体消纳季节性降水,适时注入白洋淀。此外,白洋淀入淀河流上游的水库也可以通过季节性调峰放水,确保入淀河流常年不断流。

第三,绿色发展。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就是要在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雄安新区绿色发展要立足于四个着力点:

一是产业发展要突出高新绿色,形成绿色的产业生态环境。引进的高端产业项目至少不能对目前的生态环境构成新的威胁,同时现有产业要逐步退出或实施生态化改造。

二是基础设施要助力绿色发展。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是城乡高度融合发展的城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规划理念要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就要求规划建设有新理念和大量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尤其是节能减排标准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乡村振兴要适度超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不仅要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更要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和居住条件较差的问题,这就要求乡村振兴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并保持适度超前,从而破解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污染的问题。

四是制度保障要强化。雄安新区是绿色发展新区,既要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敢于创新突破,强化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责任,又要积极探索协同治理机制,与周边城市形成共建共享、协同治理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