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创新体系与技术能力协同演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70年

2019年11月21日来源:《经济纵横》2019年10期    作者:贺俊 陶思宇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最初几乎全部依赖国外技术支援到依靠归国科学家和自力更生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创新体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引进到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市场应用过程中不断形成再创新能力和正向设计能力,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国工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后发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日臻完善,由改革开放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到企业主体地位逐步提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有企业主导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成为主要的技术来源,再到后来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竞争,特别是民营企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逐渐形成了内生、自主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当然,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仍然任重道远,针对技术标准、基础软件、核心零部件和复杂生产装备等仍受制于人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

关键词技术引进正向设计自主创新创新体系工业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技术集成能力对复杂装备性能的影响研究”编号16BGL040的成果。

 

工业化进程是理解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而工业技术能力提升和工业创新体系建设则是理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核心。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正向设计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逐步形成和不断提升,是中国工业竞争力增强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基础,也是未来驱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动力。

一、1949—1977年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艰难起步

自力更生导向的工业创新体系的艰难探索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进程艰难前行,在国际技术援助和归国科学家两种力量的支持下,新中国开始了自力更生导向的工业创新体系建设的艰苦探索,初步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加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和能力基础。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中国的工业技术发展,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创新体系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由于备战和冷战的原因,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战略的主导下,军工及与恢复工业体制直接相关的重工业领域的技术能力提升最快。虽然与当时的美国、欧洲、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军工和重工业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从中国的工业技术创新历史看,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军工、机械、精密仪器、半导体、轨道交通、化工等各个领域建立起来的初步的技术能力,以及较为完整的产业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市场化改革以后中国通过技术吸收快速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技术赶超、绩效超越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原因。相比拉美、东南亚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后技术能力能够持续提升,并推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存在一大批技术学习主体,而这些技术学习主体正是改革开放前培育发展起来的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或是这些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改制、分离出来的民营企业和研究机构。由于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存在一批具有技术能力的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因此相比拉美和东南亚等后发国家和地区,中国在承接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学习强度和技术学习效率更高,因而也表现出更佳的技术赶超绩效。缺乏本土的技术吸收主体,单纯依赖跨国公司技术引进,是拉美国家被长期锁定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

技术援助和人才回溯作为重要的技术来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工业面临创新基础薄弱、创新机制缺乏、创新主体单一等问题。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体制,缺乏知识产权的认证和保护体系,也没有建立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机制,科研部门和企业之间处于割裂的状态,国家对科研机构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直接管理,科研部门积极性缺乏,主动创新性不足。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没有凸现出来,政府行政指令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企业主要承担生产职能,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科学和技术能力都高度集中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导向,在行业管理部门的协作下,与企业开展合作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的技术援助项目。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开始了苏联对我国的大规模技术援助,这些援助项目主要体现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中,苏联对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项目进行了援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6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对中国提供了68项技术援助,[1]不仅对中国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引进了相对先进的生产设备,还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国提供技术指导。如,投资总额6.5亿元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7月动工兴建,1956年7月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为中国汽车制造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再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1953年在苏联援助下开始扩建,1956年建成了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1956年9月,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5试制成功,开创了中国自主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一切技术援助。为了谋求工业技术的持续发展,中国转向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如,1962年9月,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第一套维尼龙设备,开启了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新道路。[2]

除了从国外获得资金援助、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一大批归国爱国留学生是这个时期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形成的重要来源,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工业技术和国防事业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钱学森回国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

中国工业发展前30年,尽管引进外国技术,但仍然表现出从技术引进和仿制向自主开发转变的特征。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先驱——无锡威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通过仿制苏联及东欧国家的产品而生产。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无锡威孚以仿制为主、自行设计为辅开始了第一代重型柴油卡车的研发。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前,主要还是以自主开发为主。虽然在初期得到过苏联的援助,但之后几乎再也没有系统地从国外引进技术,独立的技术引进取代系统的技术引进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开发浪潮后,老厂援建新厂成为国内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地方汽车工业在研发出一个主导产品后,围绕着整个车厂发展起一批零部件企业,再按照行政区划体制形成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3]红旗、上海轿车都是改革开放前中国自主研发出的汽车品牌。

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技术引进、积累和自主研发,中国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起来,虽然在技术水平上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但也基本实现了产品与技术的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值得注意的是,在严密的经济封锁和严峻的国际政治格局下,我国通过举国体制在高技术复杂产业如国防军工、汽车产业上建立起了初步的技术能力,为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1978—1991年在开放中加快技术引进和吸收

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加速工业技术发展

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起来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促进了国外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在“市场换技术”战略的指导下,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逐渐成为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1979—198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总计172亿美元,居全球第四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总量中占10%。直接投资除了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了产品的工艺水平,推动了工业技术的整体进步。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的技术引进管理机制和模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向地方和企业放权的分级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以法律法规的方式对技术引进施行管理。[4]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开始突显出来。本土企业综合运用成套设备引进、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购买顾问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开展技术吸收和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工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并开始逐步打破单方面技术引进的局面,技术出口实现零的突破。[5]

 

1 按引进方式划分的技术引进合同数及成交额19791990)(单位项、万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技术引进规模较改革开放前显著扩大。技术引进合同数由1979年的95项增加到1985年的826项,合同金额也从1979年的24.85亿美元上升到了1986年的44.83亿美元。无论是引进合同数还是总金额都有明显的增加。1975—1990年,我国共引进软技术2027项,其中设备引进1668项,技术服务咨询359项。随着中国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逐步提升,在所有技术引进项目中,关键和成套设备的合同金额比重逐步下降,由1979年的97.7%下降到1990年的39.1%。技术许可、顾问咨询和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的合同总金额比重从1979年的2.4%上升到了1990年的61%。与改革开放前单一的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占合同总金额90%以上的情况相比,主动的技术吸收在技术引进中的重要性提升。国家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从技术来源看,技术引进从改革开放前较为单一的以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为主的局面,逐渐形成建立更加广泛合作关系的局面,开始大量从欧美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2 按引进国别和地区划分的技术引进合同数及成交金额19791990)(单位项、万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

 

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提升

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主要由政府主导,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企业作为工业生产的主体主要承担生产职能,在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功能较弱。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在重化工业和高技术行业领域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而民营企业则逐步进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并在吸收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技术能力。政府推动的重点电子工业和机械行业的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彩电、收录机、装备等行业国有企业的技术能力。同时,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始自主培养技术人员,同时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开始主动寻求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由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大中型企业开始建立内部的独立技术研发机构。到1991年,我国具备独立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数量由1987年的1633个增加到7899个,具有独立开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所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比重由1987年的16.9%增加至52.9%。超过半数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的10年间设立了独立的技术开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开发人员及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稳步增长,三类技术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重由1987年的9.3%上升到了1991年的10.2%。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从1987年到1991年的短短几年间,技术研发经费翻了一倍。

 

3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基本情况19871991)(单位个、人、万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

 

总体看,改革开放初期的10年间,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依然是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科技成果占有量显著高于企业。1989年,企业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占全部国家级科技成果的比重仅为21.3%,到1990年占全部国家级科技成果比重也仅为28.6%,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由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比于企业具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校办企业。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科研机构转制,促进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一批高技术校办企业的涌现,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4 国家级科技成果分布情况19811993)(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

19811985年并未进行分项数据统计。

 

三、1992—2005年市场竞争推进形成正向设计能力

技术吸收和正向设计能力协同提升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政策和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完善。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发布,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工业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速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 三种类型的技术引进合同金额比重19922005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2006

 

在这一阶段,虽然技术引进仍然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但已经不同于此前的纯粹技术模仿,企业开始掌握正向设计能力,即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独立的产品开发平台,并利用从国外学习的成熟技术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特点进行适应性的产品开发。1992年,中国技术引进总额约为66亿美元,此后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到2005年,技术引进合同的签约总金额已经达到190亿美元,比1992年几乎增长了两倍。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引进作为技术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技术许可类、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类引进合同不论在数量还是在比重上都显现上升态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用于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的引进合同金额比重从1992年的71.3%下降到了2005年的28%,这体现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学习方式逐步由设备引进为主转向技术引进为主。2005年,技术许可和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在技术引进总额中的比重分别达到33.5%和24.8%,与1992年相比有了大幅提升,中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正向设计能力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驱动下稳步提升。

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显著增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由1995年的141.7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954.4亿元,增长幅度高达6.7倍,年均增速达到21%,远远高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发经费增长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加大了研究与实验经费支出,规模仍远远小于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如,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954亿元,同年技术改造经费支出高达2589亿元。这表明这个时期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仍然主要建立在技术引进基础上。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改变了以往单方面技术引进的局面,国内技术合作和技术市场交易也开始活跃起来。1998年,工业企业作为卖方在全国技术市场的成交合同数为43 022项,2004年增长到89 398项。随着技术水平、特别是对引进技术进行适应性改进能力的提升,企业的专利意识和专利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

多元创新主体格局初步形成

相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在工业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针对科研院所改制动力不强、与企业联合效果不佳的情况,国家开始加大对科研机构转制改革的推进力度,促进技术资源更多向企业集中。1995—2004年,工矿专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由11 856件增加到90 148件,年均增速达25.3%,高于全国专利申请受理的平均增速。工矿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占所有国内外三种专利的比重从1995年的14.3%上升到2004年的25.4%。同时,出台政策推动隶属于国家部委的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到2005年,近六成的科研院所转制成为企业,三成左右的科研院所并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5 全国及不同执行部门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952004)(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

 

随着市场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以及中国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显著提升,外资企业为了适应中国消费升级和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也加速向中国转移更加先进的成熟技术。总体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引进活动更加活跃。到2005年,国有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92.2亿美元,占比48.4%,外资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82.7亿美元,占比43.4%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占全部引进合同金额的比重分别仅为1.8%和1.3%。[6]整体看,国有企业在高技术产业具有更强的技术能力,而民营企业则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快速积累技术能力。大量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设立子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的汽车制造、家电、通信设备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这个时期开始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通过更先进的技术研发满足中国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同时也更好地应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

四、2006年以来全球化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战略调整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10年间,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发生了由设备引进为主到技术引进为主的重要转变,并且软技术引进在所有技术引进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中国本土企业的正向设计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工业走向自主创新的条件逐渐成熟首先,中国本土企业在改革开放大规模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研发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为自主创新奠定了必要的能力基础其次,国内消费水平和装备水平的提升,对产品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升级和装备升级为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提供了市场机会最后,随着过去几十年跨国公司向中国大规模的技术转移,跨国公司愿意而且能够为中国市场转移的非核心成熟技术逐渐耗竭,跨国公司技术供给与中国市场需求日益严峻的技术不匹配为中国企业的技术赶超提供了机会。

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明确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纲要》提出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并强调“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2016年2月,国务院进一步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对自主创新战略进行了系统的政策部署。《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重大转变。[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发布,是国家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对自主创新战略的深化。

这一时期,我国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自2008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及有效发明专利数逐年增加。2017年的专利申请数是2008年专利申请数的4.7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速度较快,2017年较2008年增长了4.4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新产品销售收入都呈现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新产品的出口销售额也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14 082亿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34 945亿元,年均增幅为10.6%。这表明,在中国工业企业技术依存度逐步下降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通过提升自身创新效率,开发更多的新技术,生产更多的新产品,不仅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存活下来,还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凭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

 

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发明情况20082017)(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8》。

 

更加多元化的技术来源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背后,是企业技术来源的日趋多元化和创新体系的更趋完善。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中国企业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逆向收购海外高技术企业等方式更加积极地整合和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强化应用开发能力的基础上,企业积极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等逐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首先,企业自主创新激励增强,研发强度加速提升。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2006年以来,全国R&D经费支出和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都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全国R&D经费支出由2006年的300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5 677亿元,总额度增长了4.22倍,年均增长幅度高达17.97%。同时,R&D经费占GDP的比重也逐年增加,由2006年1.37%上升到2018年2.18%,研发强度逐渐接近美国2.8%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全国R&D经费支出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从2006年1630.2亿元,到2015年首次打破了万亿规模,再增至2016年的10 944.7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1%,高于全国总体R&D经费支出增长幅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总支出的比例不断增加,在2016年达到69.8%。同时,我国企业在科研人员的投入上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达273.6万人,相比2004年54.2万人增长了四倍。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增长是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表明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支出比重20062016)(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8》。

 

其次,随着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的提升,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显著提升。2006年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结构有所变化,关键和成套设备的引进总额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且比重由2006年的13.1%下降到了2011年的2.8%相反,技术许可和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等软技术的引进总额呈增长趋势,并且在总技术引进合同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62.9%上升到2011年的77.9%。在这一阶段的技术获取和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引进外国技术经费支出逐年减少,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与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比为0.39,而到2017年这一比例达到0.50,这体现了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更加活跃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引进外国技术经费支出比由2008年的0.26上升到2017年的0.29,这意味着企业不再单纯地从国外引进技术,而是把更多资源集中在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新上。另外,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成为主要的企业技术获取类经费支出,远远高于其他三种类型的经费支出,反映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能力转变,即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吸收改进和再创新,进而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获取情况20082017)(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8》。

 

最后,形成更加专业和全球化的企业创新体系。2008—2017年,中国有R&D活动的企业个数增长了2.75倍,在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比重由2008年的6.5%大幅上升到27.4%。在这期间,不少企业相继开办R&D机构,2008年,有26 17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有R&D机构,到2017年,具有R&D机构的企业数上升到82 667家。以华为为代表,不仅在深圳、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设立多个研究所,还在俄罗斯、德国、瑞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分支研究机构。华为设置在德国慕尼黑的研究所拥有近400名专家,研发团队本地化率接近80%。又如,海尔集团从21世纪初开始,陆续在全球建立德国纽伦堡、美国埃文斯维尔等十大研发中心,分别于2012年和2016年收购了新西兰斐雪派克和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部门,构建起“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创新社群”的新型研发体系。中国企业不断提升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背后,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实验体系。

 

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20082017)(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8》。

 

五、结语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辉煌历程,从最初几乎全部依赖国外技术支援到依赖归国科学家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创新体系,由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引进到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市场应用过程中不断形成再创新能力和正向设计能力,再到自主创新战略驱动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工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后发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日臻完善,由改革开放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到企业主体地位逐步提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有企业主导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成为主要的技术来源,再到后来的多种所有制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竞争,特别是民营企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逐渐形成了内生、自主的创新能力。当然,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科技投入中基础研究的比重过低,2017年我国基础研究占全部研发投入的比重仅为8.4%,远远低于发达工业国家10%以上的水平基础软件、核心零部件和复杂生产装备严重依赖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不仅制约产业竞争力提升,甚至影响到国家安全。

针对我国工业核心技术和基础零部件的“卡脖子”问题,未来应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将优化调整产业政策作为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产业资源配置转向创新为指向针对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活动,设计不同政策工具,提高政策效率针对国际技术竞争新趋势,制定激励原创性产业技术创新的新政策、新措施。二是支持和引导大型和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面向“卡脖子”技术和世界前沿技术突破的高水平中央研究院和全球研发体系。三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吸收海外高层次人才高起点建设中国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旨在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扩散和有效推广应用的科技项目和服务机构。四是通过体制创新大幅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包括进一步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下放知识产权归属和处置权利,切实消除制约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的创新创业障碍。

 

参考文献

1]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2]陈栋.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3]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钦,张寉.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40年制度环境与企业行为的共同演进[J].经济管理,201811):5-20.

5]吴奇志.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技术引进——回顾与前瞻[J].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1):38-48.

6]甘雅军.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及发展问题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9):251-252.

7]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7——面向新时代的实体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陶思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贺俊,陶思宇.创新体系与技术能力协同演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70年[J].经济纵横,2019(10):64-7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