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路径研究

2020年03月27日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KI网络首发    作者:黄群慧 崔志新 叶振宇

摘要围绕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北京高端人才集聚优势统筹利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探索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路径并提出基本思路和机制目前“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联动发展进入起步探索阶段但也面临协同联动机制有待完善、科技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有待提高、创新要素顺畅流动有待加强等问题从人才、资本和技术等方面探索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路径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方面探索北京“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发挥好“三城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作用持续释放创新能量

关键词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联动发展路径设计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GL2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3292);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81100007418006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中央赋予北京加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确定了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的新高地2017年3月北京市政府会同科技部印发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总体方案“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施工图北京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三城一区建设进一步深化高水平编制了规划细化了实施方案目前“三城一区已成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以不足北京市4%的土地面积吸引了全市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实现了全市60%以上的发明专利“三城一区联动发展是北京市产学研互动、南北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亟需“三城一区加快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创新关系

研究表明创新活动具有集聚的倾向[1-2]Crescenzi et al.2016Soo2018),合作网络是城市创新和新知识产生的重要推动力量[3]Breschi et al.2016)。Duranton等2004指出[4]共享、匹配和学习是经济活动微观集聚背后的三大机制该理论说明了“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的必要性目前国内对“三城一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三城一区错位发展和联动发展[5]李昕2017、开发建设和管理问题[6]王亮等2016、空间布局形态问题[7]杨富文2017、科学城创新能力问题[8-9]郭洪2014王红云等2016及北京市几大创新高地之间关系总之关于北京“三城一区的学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关注亟需深入调查和研究

从参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角度看区域科技创新要素包括创新主体、创新技术、创新资本和体制机制等依托创新资本和创新体制机制激励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区域创新主体交互加速创新技术转化和产业化通常“三城一区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常规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不断提高原有创新方法和模式加速实用新型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提高区域整体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第二类是颠覆性协同创新即从0到1、从无到有通过探索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模式等开展跨学科、跨组织、跨地域协同创新活动促进区域原始创新成果产出有效推动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据此“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路径设计应更多体现在增量上联动发展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推动“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的路径并针对“三城一区当前发展遇到的难题提出相应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的现状分析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三城一区正在成为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示范区发挥好“三城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作用是北京市探索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新机制的重要一环

“三城一区发展定位的比较分析

“三城一区作为北京加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彼此之间也具有联动发展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1中关村科学城着力点为“学重点在原始创新上发力发挥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的主力军作用灵活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推动校企合作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2怀柔科学城着力点为“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物质、空间、地理系统、生命、智能五大科学方向对接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等主体布局承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落地的交叉平台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3未来科学城着力点为“技以应用技术为主鼓励入驻央企加大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4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点为“产以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为主加强与“三城对接协作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培育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城一区创新条件和环境变化

“三城一区以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为主力军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支撑以重大科研项目和科学工程为抓手推动“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三城一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各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建设工作如中关村科学城的网络空间安全国家实验室怀柔科学城的5个交叉研究平台未来科学城的中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数据智能管理与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三城一区创新人才加快集聚“三城一区成为吸纳就业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全市人才需求结构优化2018年上半年用人需求约占全市的37.6%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3“三城一区科技企业集聚效应明显从北京市各区高新技术企业分布情况看海淀占全市近五成其中“三城一区高新技术企业约占全市的63.6%见图1)。(4“三城一区创新产出效率稳步提升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占全市的65.6%每亿元R&D经费产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约为北京市的1.2倍每百名R&D人员产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约为北京市的1.3倍

1 北京市各区高新技术企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组织编写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认识与实践》(P.61

 

“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进入起步探索阶段

“三城一区加快推进联动发展进程更好地发挥“3+1>4的作用。(1“三城一区总体布局有机衔接据调研中关村科学城有些企业保留总部功能而将研发和产业化环节放到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如利亚德还有一些企业将总部和研发中心保留下来然后到亦庄设立功能型基地如百度。(2“三城一区科技创新合作增多201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为例由两家以上“三城一区单位所完成的项目占比约为44.8%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为例由两家以上“三城一区单位所完成的项目占比为37.7%。(3“三城一区科技成果有序对接转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搭建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中关村科学城支持高校院所建立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超过50家建立高水平的大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超过30家。(4“三城一区产业分工协作趋势增强各区之间产业具有协作发展基础2018年中关村科学城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占比为62.3%见图2),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工程和医药、汽车及交通设备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91.7%见图3)。(5“三城一区科技金融平台支撑作用增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科技直投基金、科技引导基金参与设立11支总规模达29亿元的子基金带动社会资本26亿元中关村发展集团在怀柔科学城设立了科技金融超市

2 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主导产业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海淀区人民政府网站《海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8112月)》

 

3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各行业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2017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运行情况》

 

注:2016年数据。

资料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212项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展现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成效》。

资料来源:科技部网站。

 

“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三城一区建设全面发力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协同联动发展进程加快但在“三城一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1“三城一区协同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海淀集中了大量的创新资源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创新平台总数约占全市的近五成而怀柔、昌平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资源占比不到一成创新要素粘性不足亟需设计一套完善的联动机制破解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有待提高“三城一区科技基础设施共享优惠并未惠及大众平台布局仍需完善开放程度需进一步扩大此外各区各自发展现象明显科技创新资源更多是在内部流动对外辐射外溢能力仍需加强。(3“三城一区创新要素顺畅流动有待加强“三城一区创新人才尚未实现自由、顺畅流动有学者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就业人员80.4%不在开发区居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不足[10]。(4“三城一区对接合作和成果转化有待深化目前并未在联动基础上充分发挥“三城一区各自的优势力量大部分项目还是由每个科学城内部的单位完成的且许多科研成果还停留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5“三城一区组织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三城一区在资源配置、要素流动、项目布局等方面统筹协调力度不够每个行政单位存在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现象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

二、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路径设计

科技创新要素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方面虽然“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包括了人才、资本、技术、信息、文化等要素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本文将重点关注人才、资本和技术3个基本创新要素

推动“三城一区人才要素流动的路径

1缩小人才待遇差异加快建立人才的跨区域、跨单位选聘制度健全人才流动的政策保障突出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要素市场建设加大投入共同改善工作环境。(2实现优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强化“三城一区科技创新政策的协同一致推动建立统一的区域性评定标准及科技中介机构资质和人员资质的评审管理办法。(3实现快速、便捷、低成本的交通联系优先解决“三城一区的公共交通加强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的轨道交通建设合理配置互联互通的线路和班次。(4打造人才有序流动的平台定期共同发布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需求信息指引建立紧缺人才指数和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发布制度实行紧缺人才需求信息“一季一报制度

推动“三城一区资金要素流动的路径

1共引各类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构建多元资金供给体系设立“三城一区协同创新专项基金建立联保联贷机制发展风险偏好型投资加强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线上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数据库系统积极落实“第三方服务机构入驻设立引导基金鼓励“耐心资本投向高科技领域。(2共建产业投资平台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平台公司在市内外设立共建产业园区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收益按照双方股本比例分成。(3共建“上市直通车平台“三城一区共建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引入第三方机构共同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上市培育服务支持建立上市企业的战略储备库

推动“三城一区科技成果流动的路径

1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科技资源+数字地图+情报研究+平台服务为模式面向“三城一区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设立“三城一区共建共享的开放实验室共建共享大科学装置建立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共建技术交易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市场标准制度实现技术成果、专利信息、技术需求等技术交易数据库的有效对接和精准匹配共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库和交流平台推动区域科技成果数据资源互联互通。(3共建科技服务中介网络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大力发展面向中小科技企业专利转化的研发服务业、技术转移服务业、产业共性技术及咨询服务等推动企业和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中试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

三、北京“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设计

“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下北京市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须形成以“三城一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多园创新发展的空间格局

政府部门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

1.北京市科技管理部门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

科技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协调、管理、监督等作用具体路径见图4):(1以联合攻关的科技项目为牵引带动“三城一区创新主体共赢发展引导“三城一区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各区围绕重点产业支持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跨区协作带动“三城一区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2以创新成果对接转化为抓手吸引“三城一区创新主体合作发展“三城之间建立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的合作机制“一区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常态化机制。(3以共建共服的科技服务体系为支撑促进“三城一区创新主体多点发展建立协调运行机制让创新主体共享优质的科技服务如创业服务、技术转让、科技金融、工程技术服务等。(4以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整合“三城一区创新资源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协调作用帮助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渠道提供必要的资金鼓励支持“三城一区共建科技创新平台。(5以共创共享的创新政策为保障塑造高品质、一体化的创新环境科技管理部门加强对“三城一区相关支持政策统筹协调确保创新主体不同功能区内享受基本相当的政策

4 北京市科技管理部门促进“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路径的设计思路

2.北京市有关部门和相关行政区政府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

 

有关部门和相关区的政府在推动北京“三城一区联动发展上也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具体路径为见图5):(1以发展规划为指引促进“三城一区规划功能定位的协调按照“三城一区发展规划及《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和发展方向加强“三城一区规划功能定位协调避免雷同或走偏。(2以创新链与产业链匹配互动为切入点统筹“三城一区重点项目布局如中关村科学城在前沿产业发展上聚焦重点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布局自动驾驶产业。(3以交通直连直通为引爆点加快“三城一区无缝衔接相关部门加紧规划研究“三城一区之间互通直达的快速联络交通加大交通投资力度和直连直通工程的进度。(4以利益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共建、共投、共享、共商联动机制促进“三城一区建立公平的利益共享和成本分摊机制尤其是各区在对接项目落地上应建立共享的财税机制在研发、试验和产业化的各环节中分享收益

5 北京市有关部门和相关区政府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路径的设计思路

3.北京市委市政府层面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

 

北京市委、市政府在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上要发挥统筹协调和重大决策作用具体路径见图6):(1成立跨部门跨区的协调机构加快“三城一区功能协调和要素整合协调机构在产业链上要协调谁独占和谁主导的问题在创新链上要协调谁发现和谁发展的问题在功能定位上要协调谁扛枪和谁服务的问题另外重点解决“三城一区存在“多头主导、多头管理现象。(2设立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的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三城一区协同发展重点项目的支持设立“三城一区产业协同发展基金加大对涉及联动发展产业项目的战略投资。(3统筹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三城一区融合发展建立“三城一区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加强对“三城一区联动发展工作业绩指标的考核建立干部交流任职机制深入推进央地协同创新体制改革创新对接工作机制吸引中央机构、央企企业和部属高校的干部到“三城一区挂职

6 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路径的设计思路

 

企业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三城一区联动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具体路径为见图7):(1协同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推动项目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优化布局企业在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时要考虑链条间不同环节的相互配合进而带动科技创新要素流动。(2组建跨区共投产业开发运营企业推动产业载体市场化运作设立跨区共同投资的技术转化机构、衍生公司等途径实现项目市场化运作如企业可以共同投资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专门平台推动项目研发企业可投资成立科学仪器创制孵化平台。(3成立协同发展的投资基金推进科技成果本地研发、市域内应用转化“三城一区企业联合成立协同发展的投资基金采取直投、跟投和联投等多种方式设立股权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科技成果本地研发、市域内应用转化或多地共同研发、一地应用转化

7 企业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路径的设计思路

 

社会组织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

在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中社会组织从中发挥着“润滑剂的功能促进创新主体实现跨区合作具体路径为见图8):(1新型研发机构孕育兴起带动“三城一区有关创新主体共投共享新型研发机构可以联合政府部门、高校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一起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充分整合“三城一区同行业的资金、人才、信息、平台等。(2有实力、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中介组织跨区发展加快“三城一区科技服务优质发展“三城一区共同认定一批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允许这些机构跨区设立分支机构跨区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在政策上予以适当的支持。(3行业协会、行业创新联盟等行业组织助力企业跨区对接项目实现“三城一区产业互动发展行业组织要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特殊桥梁作用带领“三城一区企业跨区投资、跨区开展协同创新挖掘更多的合作机会逐渐形成高效运行的社会网络

8 中介组织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路径的设计思路

 

四、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的基本思路及机制建设

201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深入落实《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推动“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亟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市场化的实践路径以及完善相关政策

基本思路

1.构建“三链、三圈、六体系的创新体系

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实现三链同步推进、相互耦合、相连相通中关村科学城突出创新链与资金链叠加强化资金链对创新链的战略支撑作用未来科学城突出创新链整合产业链发挥央企科研机构对自己母公司产业链布局的支撑牵引作用怀柔科学城突出创新链对产业链、资金链的延伸辐射进一步强化基于大科学装置和基础科学研究的创新链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产业链对创新链和资金链的联结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促进“三城一区优质生活圈、创新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融合发展合理配置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到各区设立前沿科学研究院通过项目牵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途径促进“三城一区碎片化的创新体系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有利于新兴技术突破的创新生态圈瞄准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集群化的短版引导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壮大培育创新集群推动“三城一区形成融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项目、发展空间、创新平台、央地协作和配套政策等六大领域在“三城一区率先实现联动发展即构建优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重点项目协作体系、发展空间支撑体系、创新平台聚合体系、央地协作体系、配套政策支持体系

2.抓住“一个核心

聚焦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目标把破解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着力推动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复杂装备制造等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把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的主阵地作为“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的核心任务

3.坚持“四个相结合

坚持存量协同与增量联动相结合推进“三城一区存量资源接口相通、链条相连、纽带相接以及增量资源共引、共投、共育、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坚持高精尖产业发展与创新服务联动相结合统筹“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资源和高精尖产业发展协同布局增强与高精尖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创新服务能力坚持关键机构与关键区域联动结合积极探索央地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央院、央企、部属院校等关键机构与“三城一区相应承接载体的互动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相结合在规划、政策、项目布局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主体参与共同绘就发展蓝图

4.实施“三大行动

实施“导盲犬行动全面掌握基础的信息资料建立一个跨区域、跨部门、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以便为“三城一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对接、产业链配套、融资需求洽谈等方面咨询服务实施“连锁店行动设立线上线下、连锁店式的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项目投资、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人才招聘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实施“牵手结亲行动鼓励科技服务中介结合自身特长帮助“三城一区企业开展各种形式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找到合意的合作伙伴

五大机制建设

1.利益共享机制

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项目创造产值税收、重点项目共招共推、创新人才共引共育等方面按照协议约定进行分成激发不同功能区块、不同主体联动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

2.开放协作机制

“三城一区要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加强跨区块、跨主体、跨层级的合作主动链接承接国内乃至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实现内外开放协作发展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三城一区要融合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创新体系既有内在的向心力、集聚力又有对外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3.布局协调机制

借鉴医院分诊台做法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在“三城一区选址时要在市级层面进行协调按照不同功能区块的功能定位进行统筹布局推动一批联动发展的示范性项目落地布局协调机制的高效运行需要利益共享机制的有效配合和支撑是纵向联动和横向协调的相统一

4.互联互通机制

在基础设施、人才管理、平台建设、产业培育、创新孵化、优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或直连直通共同打造优质生活圈、创新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城一区融合成为一个功能相对完整、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5.激励导向机制

政府考核评价体系要顺应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加强联动发展政绩考核调动地方政府官员的积极性各类涉企优惠政策优先向“三城一区合作项目倾斜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通过行政管理、政策工具等手段加强对微观主体的引导和调节

五、政策建议

综合前面的研究结论结合当前“三城一区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三城一区缺少相对稳定的顶层设计、协调联动机制少、央地协同破题难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顶层设计

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制定“三城一区各自发展规划时要广泛征求“三城一区规划的各编制牵头单位和有关市辖区政府的意见实施市级成员单位和有关市辖区共同会签制度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确保规划实施时能兼顾到其他区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要加快研究制定“三城一区联动发展指导意见或专项规划研究十大高精尖产业在“三城一区跨区布局方案统筹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布局引导创新要素有序流动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动发展纽带在市委市政府层面探索建立“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影响“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卡脖子环节

充分发挥重点项目联动牵引作用

在中央和市级重点项目落地时北京市有关部门要综合考虑项目的要素保障、上下游环节、创新链条、产业链配套等因素研究论证项目在“三城一区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和布局并建立跨区协调工作机制保障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和项目产出的利益共享在市级层面出台重点项目跨地布局的利益分享实施办法明确税收分成比例、分成时限和分成方式另外市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专项、自然基金项目、技术创新平台专项等类型项目要适当向“三城一区科研协作主体倾斜专门支持“三城一区不同创新主体联合申报引导不同类型主体优势整合、跨区协作此外北京市有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加强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共同研究制定“三城一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办法扩大对社会开放力度避免科技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低效使用

积极探索“三轮驱动的市场化联动发展模式

建议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负责具体运作组建成立平台型园区开发企业依托市科技创新基金成立联动发展子基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成立以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为导向的新型研发组织并发挥“三轮驱动作用平台型园区开发企业负责在“三城一区布局建设一批以楼宇为主要载体、交通便捷、功能完善、服务周到的科技创新示范中心将这些示范中心打造成无边界、无障碍、无后顾之忧的创新创业载体向入驻示范中心的企业提供个性化、菜单式、全周期的服务联动发展子基金的任务是扮演“耐心资本角色积极为“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产业或创新项目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支持服务利用新型研发组织解决同类行业领域的技术服务需求和“卡脖子创新需求

鼓励高校到新校区设立“科学工业综合体

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北京市有关部门要加强与中央有关部委、中央高校、市属高校深入对接引导北航、北理、北邮、北师大、国科大等高校将部分优势学科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协同转移至郊区分校区在异地搬迁中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怀柔科学城等承接区域共同建立科学工业综合体带动大学科技成果就近实现转化应用促进一批具有协同创新前景的项目率先落地加快推动昌平沙河、房山长阳等高教园区向科教新城转型升级

支持有实力科研机构和企业牵头组织实施跨地协同创新的“鸿雁计划

围绕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北京市有关部门应着力支持实力较强、跨地发展和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科研机构或企业作为行业协同创新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吸引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组成高精尖产业的“雁阵组合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平台链的有机融合在科技专项、税收减免、产品推广等方面有关部门应对“雁阵组合申报的协同创新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应聘请资深的产业专家和科学家担任项目经理指导项目牵头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推动“三城一区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布局发展

北京市有关部门要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大力度推动全市重点中小学校、三甲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统筹布局鼓励东城、西城、海淀等城六区的优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到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分校或分校区探索集团化办学、公助民办、托管办学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高标准的国际学校深入探索“三城一区内的优质中小学校主校与分校实行学生跨校区选课、学分跨校区互认和教师跨校区任教有关部门应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试点放宽境外医学专业人才来华执业限制引进全球高端的医疗机构到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医学中心探索境外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服务的新模式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积极向中央争取设立特殊功能试验区

在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0年之际北京市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焦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攻方向和薄弱环节依托“三城一区积极向中央争取设立“全面协同创新试验区积极探索央地协同、跨区域协同、跨部门协同等领域的新机制新模式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创新经验针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和发展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需要宜向中央有关部门争取设立中心城市“母工厂发展试验区鼓励企业在开发区设立高标准、示范性、突出生产制造与研发密切相连的“母工厂项目在创新投入、用地用工、首台套等方面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针对未来科学城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申请设立“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验区深入推动央企科研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已入驻的央企采取“就地混改对于申请入驻的央企采取“先混改、后入驻对于孵化出来的新企业则采取“混改一步到位逐步改变入驻央企科研机构体制机制僵化、封闭发展真正搞活未来科学城

 

参考文献

[1]CRESCENZI RNATHAN MRODRIGUEZ-POSE A.Do inventors talk to strangers? on proximity and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J].Research Plicy2016451):177-194.

[2]SOO K T.Innovation across citie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8582):295-314.

[3]BRESCHI SLENZI C.Co-Invention networks and inventive productiviey in US cit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6923):66-75.

[4]DURANTON GPUGA D.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20044):2063-2117.

[5]李昕.“三城一区应强化功能性分工[J].北京观察20176):26-27.

[6]王亮陈军.北京未来科技城问题初探与规划反思[J].北京规划建设20162):102-105.

[7]杨富文.世界科学城建设对怀柔科学城建设的启发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710):10-11.

[8]郭洪.推动中关村科学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43):68-71.

[9]王红云王雪妮赵彦云.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创新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610):1-5.

[10]冯健.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J].地理科学进展20171):99-111.

 

黄群慧,崔志新,叶振宇.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路径研究[J/O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2020-03-2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558.G.20200320.1042.02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