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

2020年08月27日来源:《经济管理》2020年08期    作者:课题组

内容提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是各地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是要建设一种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要突破跨部门跨区域的体制机制障碍更有效降低知识流动以及技术能力积累获取和转化的成本形成跨部门跨区域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行动能力打破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的瓶颈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支持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升级“十四五”时期我国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科技创新中心布局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基础设施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建立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国际创新合作模式为了实现“十四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针对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我国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完善分配机制发挥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作用完善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共享有序流动完善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的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升级完善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平台效应制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和顶层设计的作用探索创新链韧性建设的方式方法等

关键词十四五区域创新体系开放式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与新战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全球创新链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19AJY013)。

 

引言

创新对于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广泛共识但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学对创新是如何产生的知之甚少创新在经济学中被视为一个“黑箱”在经济增长方程中被当作一外生的“剩余因素”加以处理经济学对创新理解上的局限严重制约了政府在推进创新上的主动性科学性但创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早期的创新研究侧重于供给方Pakes和Griliches1980[1]通过知识生产路径图揭示出了研发投入科学家工程师等在渐进式知识创新中的作用罗默RomerC.的内生增长理论探讨了既有知识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但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仅从供给方研究创新难以全面刻画复杂的创新过程为了理解各影响因素的复杂关系弗里曼FreemanC.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以用于分析影响创新过程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影响创新过程的环境和供给因素之外的需求因素等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适合分析复杂创新过程的工具之一Kaihua Chen和Jiancheng Guan2011[2]而将创新体系从国家创新体系延伸到区域创新体系将空间因素与创新联接起来其合理性则是由知识的双重面向所决定的

从形式上看创新活动集聚具有一定的经济外部性大多数文献讨论了同质化创新资源如人才和技术和多元化知识集聚两种类型的外部性Fujita和Thisse2002[3]这类讨论表明要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需要理解经济增长经济地理和创新经济学之间的关系Acs和Varga2002[4]从相关理论看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驱动力Romer1990[5]新经济地理new economic geography学强调区域是经济分析的实际单位Krugman1991[6]经济分析不能离开空间因素新的创新经济学强调要理解创新需要对制度框架有系统的理解Nelson1993[7]认为创新是产生新知识或以新方式组合现有知识的过程只有创新体系中不同主体共同参与到这一过程之中才能有效推动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创新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的创造扩散选择与应用过程创新体系因而也可视为一种管理知识的体系崔新健等2013[8]但知识包括两种类型即显性的与隐性的知识如果所有知识都为显性则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就可以跨越时空边界所谓的区域创新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但当知识具有隐性的面向时空间上的邻近性就成为了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前提知识的外部性加上知识的隐性的面向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在创新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马双和曾刚2019[9]基于网络视角研究了2015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创新特点和区域创新模式的特点其研究结论是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揭示了在我国区域因素对创新存在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包含了所有影响企业创新的区域经济社会和制度因素Lundvall1992[10]特定区域条件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会对区域创新潜力产生影响Nelson1993[11]区域创新体系路径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或创新环境相关Maskell和Malmberg1999[12]认为创新与空间邻近性的关系与个体的“时间地理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距离越短交互协同越顺畅成本就会越低知识网络的配置和地理分布通常并非是随机的而是取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特征主导产业和知识基础以及价值链的配置Chaminade2011[13]Plum和Hassink2011[14]Tödtling等2012[15]Martin和Moodysson2013[16])。网络的空间偏好促进了知识的流动Granovetter2005[17]而造成空间偏好的主要原因是地理邻近性其对于建立知识社会网络极其重要Agrawal等2006[18]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总量上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过程能否顺利关键在于创新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19年已超过1万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要成功地最终跨越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使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像我国这么大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完全靠大量要素资源投入支撑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增加来实现这一目标是难以行得通的因此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任务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鉴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在创新中地位的不可替代性本文将探讨“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方向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以期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有所贡献

“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新时期我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开始实施对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推动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取得新进展和在前沿基础研究新兴技术商业化应用等部分领域实现新突破

1四大经济板块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时期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科技进步明显据统计2018年我国四大板块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89 65万件26 56万件17 04万件与4 80万件2015年增长45 95%76 20%12 05%与19 61%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23 76万件4 76万件4 01万件与1 44万件2015年增长34 04%35 45%28 53%与11 84%如表1所示)。从区域创新格局看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山东等东部省市在“十三五”时期领跑全国2018年这些省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8 77%63 74%安徽四川湖北与河南等中西部省份的创新能力近年来也大幅提升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球知名数据科学公司2thinknow公布的“全球创新城市指数”排名显示2019年我国有44座城市包含港澳台地区跻身全球创新城市500强2015年增加18个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入围城市数量分别为24个5个5个与4个

1 2015年和2018年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

资料来源:本文整理

 

2重点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等重点城市群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在京津冀地区“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平台共建”的协同创新模式日趋成熟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资质互认科技创新券互认共享大型仪器互联互通等体制机制创新相继出台王璐丹和李宁2020[19]在长三角地区2018年审议通过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圈的要求以上海杭州南京合肥为关键节点的多层级网络化区域创新与人才流动体系正在形成连接上海嘉兴杭州合肥等九市的G60科创走廊启动建设在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为龙头其他七市为支撑以创新合作优势互补与要素集聚为特征的“1+1+7”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格局基本形成137家成员单位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于2019年正式成立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正在加快建设在长江中游地区武汉长沙南昌与合肥四省会城市已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将围绕“构建协同创新大平台打造重要创新策源地”开展深入合作

3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初步显现“十三五”时期北京上海深圳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北京上海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不仅在2thinknow公布的“全球创新城市指数”排名中保持全球创新支点NEXUS评级在自然Nature公布的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也稳居全球前10名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和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联合发布的《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中两地上榜企业分别达到84家44家分列全球第13位“十三五”时期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入施工建设期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基础研究水平由此得到明显提高同样深圳市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球创新城市指数”排名中由2015年的第75位升至2019年的第53位评级也由区域性创新枢纽HUB跃迁为全球创新支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在“十三五”时期保持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在人工智能5G新型金属材料等前沿领域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4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持续加深多层级多维度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迅速铺开成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不仅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超过300项人才交流协议设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超过700个还作为理事会成员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热合聚变实验堆计划黄军英2019[20]华为大疆长城汽车等诸多引领产业创新的企业在海外设立自主研发中心与孵化器中关村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综合性国际创新论坛纷纷启动截至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和地区构建科技合作关系“十三五”时期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综合型创新平台到围绕前沿领域的特色型创新平台一系列多层级多维度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设立郑洛新福厦泉等1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创建全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量已达到27家国家级高新区数量扩大至169个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领域的特色创新平台相继设立浙江湖南上海等多个省市基于自身创新资源禀赋集结优势科研力量以政产学研协作为基础启动了国家实验室建设

2.当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无论是在顶层设计上还是在资源整合组织协调运行机制知识吸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建设过程中和作用发挥上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然无法完全承担起创新驱动发展所赋予其应承担的重任具体而言我国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南北创新能力差距日益扩大“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格局呈现明显分化形势就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四大板块而言东部地区的创新优势明显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R&D人员数量等多项指标在“十三五”时期均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十二五”时期均出现小幅提升中部西部地区近年来创新能力虽然有着明显提升“十三五”时期的各项指标在全国的占比与“十二五”时期相比无明显变化东北地区创新资源流失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东北地区的R&D人员数量由2015年的19 12万人降至2018年的16 88万人降幅甚至超过10%就南北而言南方北方的区域创新能力分化呈现加剧趋势北方发明专利申请量之比由2015年的0 66∶0 34持续增至2018年的0 72∶0 28R&D人员数量之比由2015年的0 64∶0 36持续增至2018年的0 70∶0 30设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之比则由2015年的0 83∶0 17持续增至2018年的0 89∶0 11

2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够完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十三五”时期我国重点城市群正在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然而部分城市群的协同创新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群内部创新能力分化明显例如2016—2018年西安集中了关中城市群90%以上的发明专利授权其他九座城市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不足10%城市群内部创新合作有限协同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据统计2016—2018年哈长中原长江中游成渝等多个城市群的内部发明专利合作授权量占其合作授权总量不足10%中原城市群甚至仅有2 28%的合作专利源于城市群内部合作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着合作平台缺失的问题协同创新园区区域创新走廊等涉及多地共建的区域协同创新平台较少且缺乏成熟的发展模式

3创新要素流动不充分创新要素配置存在扭曲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条块分割和块块分割是长期制约我国区域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障碍以大院大所为代表的机构内或系统内的封闭创新体系是我国传统科研体制延续下来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为我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极易形成“条块分割”导致机构内部的先进技术和知识能力在组织体制的限制下难以向外转移转化这种创新模式高度依赖国家大规模的人财物投入和集中动员能力创新体系比较封闭有的运行效率不高与之相并存我国各地也建立了一套基于不同标准不同产业需求和政策环境的创新体系这些体系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协调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难以发挥优势互补协同共享的作用这种区域创新模式虽然具备在区域内可实现产学研协作的开放协同特点却造成了各地区对创新资源的激烈争夺创新能力较低的地区很难通过引入外部创新资源的方式实现能力提升和路径突破此外我国还存在以传统产业集群为代表的草根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是集群内部通过引进—模仿—消化吸收的链条逐步建立的基于社会网络的地方化创新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企业虽然彼此间可通过相互模仿利用低廉的要素成本和技术模仿的红利实现技术资本和市场经验的快速积累但由于集群内部技术学习和知识传播高度依赖社会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很低加之集群内普遍缺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平台集群内很难积累起原始创新能力

4部分区域创新平台发展水平不高人才流失主导方向不明确等问题比较突出区域创新要素不完备功能欠缺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测算2018年与2015年相比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40个高新区年末从业人数出现下滑37家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出现下滑特别是东北地区的16个国家高新区中12个高新区年末从业人数和10家高新区营业收入出现下滑部分高新区降幅甚至超过50%我国还有相当一批区域创新平台定位不清晰难以有效发挥应有作用在科技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每年发布的评估报告中仍然有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被列入不合格要求摘牌或整顿的名单有些地方政府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仅当作提高R&D经费占GDP的比重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和专利申请数量的工具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就是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还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就是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等等诸如此类认识虽然有合理的成份但并不全面其结果是使得区域创新体系存在要素或功能短板影响创新资金投入效率和区域创新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重点任务

1.主要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2020年左右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此后我国将乘势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非能轻而易举而是要在克服一系列重大新挑战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就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而言其主要挑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有伴随低成本要素的高成本化的现象出现我国也不例外随着低成本要素优势逐渐弱化经济发展动力就需要从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向靠创新驱动转变但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过程中都面临着创新生产率悖论的困扰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离国际前沿面越远其创新回报率越高而离国际技术前沿面越近其创新回报率越低创新生产率悖论表现为在创新回报率高的时期发展中国家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不高对创新能力建设投入的动力不足进入到创新回报率下降阶段时创新回报率下降了但对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需求却增加了Cirera和Maloney2017[21]我国的技术水平科技能力目前虽然仍不能位居世界前列但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差距已大幅缩小通过跟随式创新所能获得的回报率正在下降为此更需要通过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来推动更高质量的创新通过各种配套改革推动原始创新以克服创新回报率下降带来的挑战

2区域协调发展面临从侧重基本要素配置型协调发展向高质量协调发展升级的挑战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协调能力较弱区域间互动水平较低协调手段机制和途径都比较少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通过协调手段机制和途径持续创新要素流动障碍逐步消除区域间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由于要素配置不均衡推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力量有所减弱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通过协调初始要素配置的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虽然还有但已显著缩小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进行动力转换这个转换在空间上是全域的区域与区域相比其动力转换的节奏和路径上可以不同但对实现动力转换的要求是一致的而不是有的区域可以实现动力转换有的还可以停留在过去的老的发展模式上为了实现全域性动力转换的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式就必须向高质量协调发展升级将协调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创新要素的协调配置上来推动区域间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分享解决创新能力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分布不平衡问题

3在国际创新合作中我国面临美国技术霸凌主义的挑战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美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企图阻碍中国创新能力的成长2020年美国在抗击新冠肺炎上的失败表明面对重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这有可能促使美国社会反思特朗普提出的所谓“美国优先政策”疫情之后美国极可能采取一种相对务实的策略即推动中美部分脱钩其核心内容就是加大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遏制推动美国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与中国脱钩其主要举措为为我国研究机构企业与美国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合作设置更多的人为障碍和歧视性措施对美国向我国进行的技术转移设置更多的人为障碍和歧视性措施美国还可能实施“长臂管辖”对其他国家施压阻止其向中国转让技术和与中国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通过进入到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通过进入到全球创新链推动自身创新链升级面临较大的挑战

4在创新范式上我国面临新技术革命改变传统创新模式的挑战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全球孕育兴起新技术对传统生产组织和消费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技术革命将更加突出数据这种新的要素资源的作用也将改写主流经济学流行的创新生产函数依赖传统产业链条形成的创新体系将逐步被以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的创新体系所取代集中式并联式采摘果实类的创新将为分布式串联式重组式创新等取代后者将成为创新的主流形态学习能力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张其仔2019[22]创新模式转换要求区域创新体系更具协同性网络化特征这无疑给我国传统创新模式转型带来较大的挑战

2.总体方向

面对新的挑战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既要着眼于提升创新能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又要着眼于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提高在非对称条件下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是建立高水平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开放式创新早期是针对企业层面的封闭式创新模式而提出的是一种整合和链接外部创新资源与外部各方共同承担创新风险和成本的组织方式Bingham和Spradlin2011[23]区域创新体系的提出本身是对企业采取封闭式创新模式的挑战但在区域或国家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同样存在开放和封闭等模式的区别理论上我国高水平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应具有三大基本属性一是网络根植性和高度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基于地理社会组织等某个维度或多维度网络联系的学习创新型组织各类不同创新主体之间通过某些关联和学习交流以促进知识创新流动和应用其顺利进行高度依赖于相互信任机制正式和非正式约束或组织框架具有网络根植性正是这种网络根植性属性保证了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学习使得区域创新体系表现为有一定的边界但高水平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边界并不是僵硬的而是富有弹性高水平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是一种边界更加开放更加模糊的交互网络刘建丽2014[24]区域创新体系之间存在多层次开放互动的空间组成区域创新体系间的各要素可以穿透其体系边界进行互动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不应为各种其他的组织体系边界所束缚是一个超越行政区域边界组织边界社会边界和产业边界的网络既可以整合外部资源为其所用也可以向外部输出知识创新成果和能力高水平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不仅要求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且可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其他创新体系相互连通相互协同优势互补二是创新能力的累积性和路径转换性区域创新体系从萌芽到发展成熟是一个在历史依赖路径下不断进行知识技术经验等方面的积累过程创新体系中的相关主体也是在这种路径演进中积累社会资本知识技术经验和能力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势正是产生于这种路径依赖性然而路径依赖具有双面性一方面通过历史的累积创造了优势另一方面会对路径突破造成障碍高水平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既要有利于创新能力的不断累积又不能陷于创新能力的路径依赖难以突破高水平的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必兼具创新能力的累积性与路径转换性双重属性三是具有较强的韧性高水平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优势不仅在于其能够有效动员各类创新主体形成协同行动的能力还在于其是一种适应性强的体系即使受到外来冲击这个体系经过修复也能恢复到原来的基本功能和组织形态这种自组织能力确保区域创新体系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自我适应性的调适演化和迭代创新进而更加有效促进地方化产业体系实现动态调整升级从而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高水平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至少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一是促进不同类型知识交流学习以及向能力转化的功能建立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最直接效果就是降低知识交流和学习的成本促进分析性知识综合性知识和形象性知识的流动学习和转化二是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的功能完整的创新既有基础研究的创新也有应用研究的创新创新体系应为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类创新主体架设联系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基础研究机构不断创造新知识另一方面吸引企业参与创新活动与其他主体共同推动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三是跨区整合创新资源的功能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应利用其网络和开放的基本属性为区域内创新主体引进吸收外部资源能力以及开展合作提供平台和便利条件四是推动区域产业动态发展的功能由于区域创新体系具有根植性的网络特点所以在区域产业动态升级过程中区域创新体系具有“苗圃”功能能促进创新成果孕育和转化成为区域接续主导产业打破产业发展同质化发展与对发展路径依赖的“负向锁定”形成动态比较优势以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五是创新政策的孕育功能区域创新政策会存在运行失灵或转型失灵的问题对此时此地管用的政策到彼时彼地可能并不管用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能够不断孕育新的适应变化了的条件环境的政策措施能为各类创新主体不断注入新的创新能量

3.重点任务

根据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特点功能要求和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现有基础及所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构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经验表明创新强国既可由少数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来支撑也可由相对分散的区域创新网络来支撑美国是科技创新的超级大国但真正支撑其发展的是硅谷128公路北卡“创新三角地”等少数几个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极化效应明显但辐射能力强不但能辐射美国而且还可辐射全球与此不同德国创新体系依靠的是少数大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开展紧密协作通过专业化服务能力很强的中介机构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知识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协同共享公共科研体系和双重教育体系则为创新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供给日本创新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地方化的集群网络利用集群内部长期积累形成的政产学研有机合作机制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工程化产业化的环环相扣优势互补的链条我国区域与区域之间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差别大可以走一条多极支撑的网络化建设之路具体而言立足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依托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合肥沈阳等创新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以此辐射带动形成由区域内多个节点城市组成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在国家层面建设跨区域协同跨部门协作跨国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不同区域创新体系之间彼此相互连接相互支撑资源共享

2着力布局一批面向新技术革命的高水平区域创新基础设施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我国各地都有一股强烈的投资冲动加快布局引领性的未来产业然而这些新兴技术的成功产业化却跟传统技术具有本质的区别更加依赖一个地方基础研究的能力鉴于此我国应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创新型城市加大对前沿性基础科学领域的战略部署包括设立国家实验室建设一批大科学中心等建立区域创新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区域创新基础设施管理制度这些重大举措不仅是创新强国的需要也是推动形成区域创新基础设施服务社会的能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基础科学研究具有较强外部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对应用创新推动作用很大中央和地方政府理应是区域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不仅如此我国还要深化学科布局调整破除高校科研院所承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基础科学创新平台的隶属关系扩大这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自主权取消这类平台的行政级别提高其产业化应用能力同时区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建立开放合作的关系要探索形成相对稳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3着力推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是一种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的体系我国是工业大国制造业优势明显我国的制造优势既表现为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企业综合优势又表现为有一批由大量中小微企业扎堆集聚的集群优势我国的产业集群包括传统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集群等不同的类型我国传统的产业集群尽管从事的产业属于传统产业但生命力很强对市场环境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要根据发展阶段和环境变化进行分类转型升级有些集群可以发展成为创新型集群有些集群可以被清理淘汰有些集群可以转移异地发展除传统产业集群还有不少的产业集群正处于行业快速成长期技术层次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对于这类集群要重点解决好前沿技术的研发及转化问题无论是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还是新兴产业集群“十四五”时期地方政府都应因势利导借助产业集群自身的生产组织知识能力和社会网络吸引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共同参与让集群的核心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着力解决好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高效匹配高效协同循环迭代

4着力加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国际创新合作推动区域创新体系高水平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全球创新竞争的格局中美国处于创新链的前端中国处于创新链的中端位置面临向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但这个任务不应该靠关起门来解决张其仔和许明2020[25]高水平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不仅包括国内层次的开放式协同同样也包括了国际层次的开放式协同就是像发展产业一样开展国际创新合作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我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仍要坚持这个方针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就是国内的创新资源和国际的创新资源两个市场就是国内的创新市场和国际的创新市场坚持这一方针的理由在于创新的成效取决于创新资源的存量创新资源的质量创新资源的多样性等一个国家可利用的创新资源存量规模越大创新资源质量越高创新资源的多样性越丰富其创新的成效就会越大显而易见全球创新资源的存量高质量创新资源的规模创新资源的多样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但把区域创新体系完全建立在其他国家的创新资源上也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因为走这样一条路会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还在于这样的创新体系不会获得成功因为任何知识技能的转让其成功的可能性与本地的吸收能力学习能力相关再简单的知识技术转让都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一个国家自我创新的能力越强创新资源越多参与国际创新合作的机会和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我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定要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方针即便是面临不利于全球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局面也决不能放弃对外开展创新合作的努力与此同时决不能放弃国内创新资源的投入和积累要坚持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并以此带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

推进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思路

1.充分发挥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作用形成有利于知识价值增进的分配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为一种知识的创造学习应用和转换组织形式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这个体系中的分配机制能否突出知识的价值建立一种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让那些在知识创造学习应用与转换过程中创造价值的个人机构企业地区等能获得相应回报充分发挥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作用除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严禁知识产权的剽窃盗用外还要将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体现到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上不仅体现在对大学科研机构的重视上而且还体现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的分配上体现在产业链创新链的各个环节上以此在全社会创造一种尊重知识的氛围

2.充分发挥新型要素的作用完善高水平创新要素配置机制

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一定是创新要素聚集的体系和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完善的体系建立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要建立区域创新要素供给统一的市场打破区域分割部门分割等各类壁垒逐步破除制约科技创新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地方政府完善创新要素交易规则推进创新要素市场制度建设提升创新要素交易协调监管水平健全创新要素交易平台降低技术人才知识跨区域跨部门流动的制度性成本密切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等载体间的交互合作和创新要素流动完善跨区域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各类人才充分有序流动“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在像曾经清理开发区那样下大力气清理创新平台的同时优化提升各类创新平台功能突破部门分割的束缚推动各级各类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次共享重视数字资源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构建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及统一的数据使用规范加强数据的互联互通

3.完善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产业链和创新链各自有其自行的运行规律既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但也不能将其完全割裂高质量的发展必定是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的发展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必须是一种能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互嵌协同升级的体系在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中支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带动更多不同类型主体参与创新活动为适应新技术变革的需要要强化多元学科交叉共存培育一批前沿性交叉学科进一步夯实区域创新的新型知识基础鼓励专业投资机构或组织运营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加速器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创新空间促进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统筹衔接针对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开展攻关鼓励研发主体和产业化主体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参与技术标准制定按照培育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方向支持各地利用支柱产业优势形成自主可控产业链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承接载体应用场景形成一条完善的“技术研发—孵化示范—产业转化”创新链整合区域内产业园区开发区力量探索搭建产业载体投资项目与研发项目对接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成果转化扶持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在前期研发和示范项目等上面予以支持缓解创新主体高额研发支出的压力与成果转化的风险加强大学科研机构通过技术许可转让等方式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搭建技术转移机构网络创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技术成果转移示范点

4.探索新型服务模式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创新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平台”效应

要使区域创新体系对创新具有放大功能起到“1+1>2”的作用则必须发挥其“平台”效应平台的特点在于其能通过网络效应引入指数级变化使其价值与所引入的资源数量呈非连续性关系变化区域创新体系要发挥这种平台功能就需要让创新要素能顺畅地进行聚合流动匹配重组为此需要完善各类服务平台通过各类服务平台使创新要素能顺畅地进行聚合流动匹配和重组各类创新主体都能够参与到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之中创造新的价值创新服务平台可以从要素角度进行分类也可以从主体的角度进行分类从服务好各类主体方面加强各类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突破政府大学研发机构)、政府等螺旋三角的思维束缚把传统三角之外的主体如消费者利益相关者等纳入到为其提供服务的范畴把一些新型主体如创客产销者等新型主体纳入服务对象之中从资源提供的角度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则要通过构建一系列专业化分工发达的配套创新服务体系鼓励人力资源技术转移金融服务等专业性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孵化器咨询公司等中介组织等创新服务机构的作用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及门槛限制帮助创新主体及时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增强区域发展韧性的创新战略不断培育创新主体的危机意识打造行业领先的创新主体标杆发挥优势创新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帮助创新主体克服“创新惰性”大力扶持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机构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质量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和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技术交易市场提高技术交易市场的效率大力支持创新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发展鼓励地方设立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强化风险投资在创新中的作用鼓励利用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模式创建更为通畅和便捷的投融资渠道探索借助科技创新券等新形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融入创新的新方式鼓励各地设立科技专项引导基金成果转化基金推进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需求更有效对接

5.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规划引导通过顶层设计与发挥各地主动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试点示范作用

鉴于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国情特点建议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列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之中并作为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研究的一项议题为了确保“十四五”时期区域创新体系顺利实现转型中央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总结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研究制定“十四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体制改革方案鼓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区域创新体系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探索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为了加强顶层设计要研究编制“十四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在发挥各地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前瞻性顶层性设计使各种层次各个地区的创新体系通过规划引导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把创新链的韧性治理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试点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探索在美国推行技术霸凌主义的背景下全球创新链的治理模式提升在跨国创新合作中我国创新链韧性应对重大冲击的能力通过试点探索如何在创新领域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模式新方法

美国为维持其国际地位在全球实施技术霸凌主义目的就是要垄断关键和核心技术这是一种过时的有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模式理应由新的合作模式加以代替我国可优先通过加强与非洲国家在公共卫生系统上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开展公共卫生系统的新基建合作建立国家间技术和创新援助的典范发挥示范效应积极支持企业参与此领域的合作为企业开展创新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国各地可以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综合保税区等政策平台打造境内关外的创新创业环境探索国际创新合作模式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我国可以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拓展海外商业网络借助这些网络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与此同时在境内设立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平台和在海外设立创新驿站借此吸收海外先进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国际技术转移通道在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的情形下我国应该大力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开拓国际创新合作空间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为了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我国也要鼓励各地引进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和跨国科技公司到境内设立研发机构创新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同时配套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孵化基地吸引科技成果境内转化国际化专业人才集聚有利于促进创新鉴于此我国也应着力改变国际化创新人才占比偏低和国际化环境优势不明显的状况鼓励创新型城市试点简化科技人才入境申办工作签证手续海外人才个人所得税减免和基本公共服务国民待遇大力引进世界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Pakes,A.,&Griliches,Z.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A first Report[J].Economics Letters,1980,5,(4):377-381.

[2]Kaihua Chen,&Jiancheng Guan.Mapp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Structural Approach[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22):11-27.

[3]Fujita,M.,&Thisse,J.F.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 Location,and Regional Growth[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Acs,Z.J.,&Varga,A.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2,25,(1):3-7.

[5]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

[6]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M].Cambridge,MA:MIT Press,1991.

[7]Nelson,R.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M].New York a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8]崔新健,郭子枫,刘轶芳.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2013,(10):38-47.

[9]马双,曾刚.网络视角下中国十大城市群区域创新模式研究[J].北京:地理科学,2019,(6):905-911.

[10]Lundvall,B.A.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M].London:Pinter,1992.

[11]Nelson,R.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M].New York a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2]Maskell,P.,and Malmberg,A.The Competitiveness of Firms and Regions:“Ubiquitification”an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ized Learning[J].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1999,6,(1):9-25.

[13]Chaminade,C.Are Knowledge Bases Enough?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Geography of Knowledge Sources in China(Great Beijing)and India(Pun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1,19,(7):1357-1373.

[14]Plum,O.,&Hassink,R.Comparing Knowledge Networking in Different Knowledge Bases in Germany[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1,90,(2):355-371.

[15]Tödtling,F.,Grillitsch,M.,&Höglinger,C.Knowledge Sourcing and Innovation in Austrian ICT Companies—How Does Geography Matter?[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12,19,(4):327-348.

[16]Martin,R.,&Moodysson,J.Comparing Knowledge Bases on the Geography and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Sourcing i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Scania,Sweden[J].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013,20,(2):170-187.

[17]Granovetter,M.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on Economic Outcom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5,19,(1):33-50.

[18]Agrawal,A.,Cockburn,I.&McHale.J.Gone but not Forgotten:Knowledge Flows,Labor Mobility,and Enduring Social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5):571-591.

[19]王璐丹,李宁.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步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多项重点工作落地[N].石家庄:河北日报.2020-03-04.

[20]黄军英.“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大有可为[N].北京:光明日报,2019-05-02.

[21]Cirera,X.&Maloney,W.F.The Innovation Paradox[M].The World Bank Group,2017.

[22]张其仔.加快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构建研究[J].大连:财经问题研究,2019,(2):3-11.

[23]Bingham,A.,&Spradlin,D.Innovation Marketplace:Creating Value in the Challenge Driven Enterprise[M].FT Press,2011.

[24]刘建丽.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概念廓清与政策含义[J].北京:经济管理,2014,(4):32-40.

[25]张其仔,许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协同升级[J].重庆:改革,2020,(6):58-70.

 

课题组组长:

张其仔,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电子邮箱:zhangqizi65@126.com。

课题组成员:

叶振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与城市经济,电子邮箱:zhenyu968@126.com。

崔志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辑,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创新体系,电子邮箱:czx2050@126.com。

周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与城市发展,电子邮箱:darkbluezl@163.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其仔,叶振宇,崔志新,周麟.“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J/OL].经济管理:1-12[2020-08-24].https://doi.org/10.19616/j.cnki.bmj.2020.08.0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