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作为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掀开了新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新篇章,对我国质量事业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更高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20万亿元,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稳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工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是经济发展质量高的直观体现。从中国制造看,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超过了美德日韩之和,载人航天、大飞机制造、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大量创新成果;从中国服务看,第三产业规模对于GDP的贡献最大,2022年GDP增加值比重为52.8%,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灵活就业等业态创新持续涌现,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从中国建造看,我国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桥梁、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取得重大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层次不断升级,对物质的需要体现为更好而不是更多,对于高品质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把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提升产品、服务、工程质量,树立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建造的品牌形象,走以质取胜发展之路,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
必须把质量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
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质量和品牌劣势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短板。在一些领域,我国产品、服务质量相对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低、拥有自主品牌较少、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规模与创新能力、品牌数量等不相匹配,制造能力、规模优势尚没有转化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全面优势。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必须把质量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提升已成为促进产业转型、支撑经济增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点。过去10年间,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纷纷推出“先进制造业”战略、“工业4.0”战略等,强调把质量、品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日益成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战略,加快提升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建造的质量、品牌和创新形象。
落实质量强国战略,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水平。坚持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走质量兴国、质量强国之路。贯彻落实质量强国战略,制定以战略规划、行动计划、专项方案为依托的质量提升政策体系,设立完善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技术在产品、服务、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并不断提升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质量,为数据交易市场打好质量技术基础,充分激发数据的价值创造能力。密切结合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和产业工人,实施全员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决策者、管理人员、产业工人的数字质量素养。制定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建造三大领域的质量提升与管理标准,引领各个产业整体提升质量水平,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融合,优化制造、服务、工程建设能力和水平,提升快速满足消费者高品质、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建立科学权威的质量与品牌评价体系,鼓励国内外高信誉认证机构开展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建造的认证工作,推进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以数字平台或数字产业集群为主体,培育以质量和诚信为核心的区域综合品牌,树立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典范。
大力推动质量创新,塑造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培育先进质量企业,转换以规模换成本、以成本换价格的竞争模式,树立以质量、品牌、创新为先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实施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将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广大企业及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抵制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推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以企业为质量战略主体,不断推动数实融合,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数字技术创新和重构商业模式,从提高产品质量、品牌营销、生产运营能力等方面实施质量创新,塑造一批高端品牌,促进中国企业从大到强。打造中国服务品牌,不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实现服务业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打造中国建造品牌,以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为目标,以推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着力提升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引领产品、服务、工程质量从合意走向卓越,树立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建造的国家形象,建立市场和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服务、工程的品牌认知和信心。借鉴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推动质量发展、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奖励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实施全民质量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进一步塑造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健全质量法律法规,加快制定《质量促进法》,构建促进质量发展的社会共治机制,提升质量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质量诚信体系,建立质量信用数字平台,推进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公示制度。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和公开监督制度,建设与之配套的标准检索与基准对比数字平台,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产品制造企业、社会组织、产业联盟共同制定高于行业一般水平的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以消费者信息反馈为源头的质量舆情大数据分析平台,创新并规范终端消费者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体系。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工作,强化技术基础对企业质量品牌管理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推动质量服务市场化进程,加强第三方质量管理、检测认证等质量技术推广服务、推广机构建设。加大质量宣传力度,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