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我国工业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2023年07月28日来源:《经济日报》2023年7月28日(11版)    作者:李晓华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4.4%,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呈现恢复发展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国内消费需求回暖。二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增长7.6%,高于去年同期6.8个百分点,是2022年以来最高的季度累计增速。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

新动能行业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同比增长4.2%,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3.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8.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7%。“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61.6%。

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加快提升。5G工厂“百千万”行动已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化工、钢铁等12个重点行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质量,更好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复苏。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9%,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5.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4%。

政策效果显现。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稳定投资、促进出口、利用外资、能源和用地保障、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政策,对于工业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低迷的世界经济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工业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接下来应针对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数字化、绿色化等方向重点发力,同时注意处理好几组关系。

一是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工业增长,包括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保障能源、土地等要素供应,稳住传统产业增速。推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升级。加强能够在未来带动工业增长的新动能培育,包括加大新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对新技术产业化提供场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各行业绿色发展和数智化转型。

二是提振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相结合。通过培育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区域品牌,采取消费品下乡、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健康运动等领域产品的国内消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消费不断升级给我国生产设备、中间品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应继续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加强国际市场开拓。

三是扩大有效投资与高质量利用外资相结合。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领域以及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力度。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扩大投资。通过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吸引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我国产业链短板环节、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等领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