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我国首个区域一体化的先行区与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于探索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四五”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继续发挥全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作用;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产业合作日益紧密,产业链韧性增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一体化体制创新与功能平台建设作用突显,引领高质量区域合作;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共建共享成效显著,绿色一体化发展取得共识;共同富裕试点率先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国前列。然而,在新阶段、新形势下,与国家赋予长三角战略定位的要求相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仍存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受制于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作用不强、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专业化分工格局还有待提升等问题。未来要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高水平一体化合作路径;推进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继续发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 关键词:“十五五”时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区域经济学重点项目(资助编号:DF2023ZD24);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研究”(GJSZY2024026)。 |
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成为我国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与示范区,对于我国深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有着重要意义。2021年6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重点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科创产业、协同开放、基础设施等基本实现一体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寄予更高期望,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一)经济地位稳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长三角一直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是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2023年,三省一市GDP年均增速约为5.5%,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占全国GDP比重基本保持在24%,且呈稳定发展态势。“十四五”期间,长三角GDP过万亿的城市已经从6个增加到8个,占全国万亿城市的1/3,其“经济压舱石”的地位十分凸显。
与京津冀、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比(见表1),长三角2023年GDP总量位居第一,比京津冀、大湾区经济总量之和多出6.0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远高于其他三大区域。从GDP增速来看,浙江以增长6%领跑长三角,总量首次跃上8万亿新台阶,其次为江苏、安徽,增速为5.8%。上海增速为5%,其中,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万元,增长6.6%,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2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达2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表1 2023年我国四大经济增长极经济总量及占全国比重
资料来源:依据2023年全国各省市统计公报整理。
高质量大项目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23年,上海有58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C919国产大型客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商业运营;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位居全国第一,其中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同比增长60.5%。①通过高端项目、智能化项目,长三角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并占据了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①数据来源:《2023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https://yangtze.silkroadinfo.org.cn/2024/0130/c84a402/page.htm。
(二)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协同共筑创新高地
长三角地区科创资源丰富,截至2023年6月,长三角地区共拥有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聚集了23个大科学装置、10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5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3、1/5、1/6、1/7。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紫金、之江等多个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19个,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约占全国1/3,发明专利授权量约占全国1/3。长三角地区已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5个,在建和已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国1/3,科技资源的聚集度及投入强度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2021年6月成立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已发展合作79家高校院所,320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为共享科技资源,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形成一体化创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G60科创走廊于2018年6月进入九城(区)协同创新阶段,2021年4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出台。目前,G60科创走廊已经搭建了“1+7+N”产业联盟体系、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G60科创云要素对接平台等一批合作载体,成立了10多个产业(园区)联盟、10多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集聚了高新技术企业4.42万家、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300余家、省级以上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近2000个,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1/9,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占全国总数的16.2%,其诞生的发明专利总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和国内外上市企业数均已超过硅谷。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创新带动下,九城市的GDP占全国比重已上升到1/15;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77%;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国1/7,累计增幅超过2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举行科创生态建设大会,现场发布了首批量子通信应用场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率先启动建设量子城域网跨省市互通、推进主要量子密钥分发(QKD)设备异构组网、推进“产业+量子”场景应用。根据《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来,该区域的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高达11%,三省一市科技创新一体化建设成效初显。
国家及地方政府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长三角地区科技协同体制机制创新。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方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进入新阶段。2022年7月,科技部和三省一市共同发布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建立部省(市)协同的组织协调机制、产业创新融合的组织实施机制、绩效创新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多元主体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2022年8月,《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出台,提出要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力培育、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推动、创新创业生态携手共建、全球创新网络协同构建、协同创新治理体系一体化推进等五大行动。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大量科创资源,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
(三)产业合作日益紧密,产业链韧性增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之所以高于全国其他区域,与其产业链的紧密合作高度相关。
一是基于产业链的垂直联系和合作,在市场拓展、原材料供应、生产环节及中介服务方面紧密合作,区域间由竞争关系转向竞争合作关系,在产业链运输协调、龙头企业保链稳链、产业链供需对接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使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群。例如,2023年8月,“浙产”首颗人工智能卫星升空,背靠的是长三角航空产业链,卫星的研发团队来自浙江大学,太阳能电池和能源系统来自苏州馥昶,空间遥感相机来自苏州吉星天舟,卫星总装、总测及火箭发射等相关配套,则是在上海航天八院完成。长三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已从传统的加工制造环节向高端产业环节分工合作。
二是长三角通过产业联盟的方式集聚更多相关企业,特别是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产业联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关联企业的集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联系冲破行政区分割的限制,达到资源整合、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目的。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3/5、1/3、1/3,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内最主要的三大产业集群所在地。2018—2021年,长三角地区的集成电路生产数量从864亿元增至1793亿元,增长107%,占全国集成电路总产量的比重达50%左右。此外,长三角地区还拥有完善先进的EDA工具、高端芯片设计、先进晶圆制造、高端封测服务、装备材料全产业链,成为国际重要集群基地。上海—苏州集群位列世界科技集群第五。2023年,沪苏浙皖启动实施的第二批28个联合攻关项目,主要围绕着三大先导产业的需求来联合解决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江苏将高标准建设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重点集群,着力构建新型电力装备等世界一流、高端装备等国际先进、航空航天等全国领先的集群方阵。
(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长三角是我国交通网络最完善、域内通达性最便捷的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以交通先行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不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强化跨区域合作与发展。目前长三角铁路主干线已基本布局完成,聚焦“联网、补网、强链”,其建设节点已深入至区、县级别,形成“主干线+末梢”全覆盖格局。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43万公里,相比2019年增加了22.93%。其中,高铁线路25条,里程超7100公里。里程数超过排名世界第二、第三的西班牙和日本,“轨道上的长三角”已经成形。2023年,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突破8亿人次,较2019年旅客发送量增长超一成,创历史新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正稳步推进,三省一市合力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构建协同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其中,上海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杭州、南京、合肥三市成为长三角机场群核心战略枢纽。2023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0.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亿标准箱,分别占全国的41.5%和38.5%,集装箱铁水联运量307万标准箱,占全国的30%。我国港口综合效率位居全球港口前列,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航空交通方面,长三角已建成23座机场,还有9座正在规划建设中。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积极引入数字技术,提升海事服务的数字水平,推出10项海事创新服务,包括实施“一次性船位报告”,实现船舶“一次报告、全域通行”;实施“一体化锚泊管理”,实现长三角区域内锚泊申请统一入口;实施重点船舶“直进直靠、直离直出”一体化交通组织,实现“一次申请、一程进出”;实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缩短船舶待检时间;设立船舶能效管理中心,实施船舶能效管理“一站式”服务;统一长三角海事政务服务客服,打造“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接诉即办”的总客服等。
(五)一体化体制创新与功能平台建设作用凸显,引领高质量区域合作
长三角地区近些年在多领域、多层面上能实现跨区域合作,根本上与其具有一体化的制度保障,即“上下联动、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各负其责”的合作基础有关。从协调机制层面来看,成立了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解决协调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2018年1月挂牌成立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由三省一市抽调人员组建,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发展效能。2019年11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成立近五年来,已形成112项具有开创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这38项创新成果,主要来自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跨区域流动、税收征管一体化、公共服务政策和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八个方面。“理事会+执委会”机制已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复制推广落地。
目前两轮“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加快编制。一体化发展逐渐渗透到民生领域。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南京市民政局、杭州市民政局、合肥市民政局签约《长三角三市一区民政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包含四方面17项具体工作。三市一区民政部门将全面实施战略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共用、服务标准互建互认、人才队伍与服务机构共训共享,有力推动四地民政工作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精准对接。
(六)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共建共享成效显著,绿色一体化发展取得共识
长三角区域河网密布,存在着密切的生态联系,一江、一湖、一海,这三个“一”以及密密麻麻的水道,把长三角各城市生态牢牢地黏合为一个整体,各城市虽然分属不同的行政区,但生态环境具有连续性、整体性,需要用一体化发展的理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解决区域内由于理念认知差异、利益结构差异和制度机制缺失等引起的生态治理问题。近些年,长三角协同推进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长江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浙江与安徽先后三轮共同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2023年4月,长三角集中发布了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领域探索形成的4项制度和实践成果,包括“跨域统一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统一量化评估机制”“跨界饮用水水源地共同决策、联合保护和一体管控机制”“重点跨界水体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及生态共建机制”等,跨界水体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及生态共建机制以项目化、清单化形式统筹推进跨界河湖生态治理,47个重点跨界水体实现了联合河湖长制的全覆盖,联合巡河、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的“五个联合”制度不断深化,以制度创新破解生态系统分域治理难题,推动跨区域共保联治。从成效看,长三角各项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2023年1—12月,长三角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上升7.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同期下降22.0%。2023年1—5月,长江经济带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4.0%,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2023年,太湖水质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湖心区首次达Ⅲ类,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通过治理跨区域共保联治普遍性问题、重难点问题,取得明显实施成效,可为全国其他重点地区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升绿色创新能级提供借鉴。
(七)共同富裕试点率先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国前列
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共同富裕问题,长三角率先承担重任,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截至2023年5月,已树立了93个试点单位,在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六大领域开展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探索。2015—2023年,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8∶1缩小到2.08∶1,江苏由2.29∶1缩小到2.07∶1,浙江由2.07∶1缩小到1.86∶1,安徽由2.49∶1缩小到2.25∶1,浙江收入差距最小,区域间协调发展程度最高。从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看,2022年,长三角地区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1.89万元,比2015年增长54.7%;每千人拥有三甲医疗机构床位数为1.66个,比2015年提高46%。沪苏浙皖创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卡通用”社会保障卡新模式,推动建立152项政务服务事项、52个居民服务事项的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管理系统与配套制度规范统一的工作体系,帮助长三角居民实现跨省市线上“单点登录、无感切换、全程网办”,线下“收受分离、异地代收、就近可办”,实现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7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医保“一卡通”全域畅通,异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覆盖41个城市超1.5万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约1300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36亿元。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以及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异地养老。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医保结算系统均已接入国家层面的统一信息平台,并在区域内实现联通,涉及41个城市1.8万家医疗机构。从消费权益服务来看,长三角区域内累计培育了“放心消费单位”32.5万家、“长三角实体店异地异店退换货联盟”单位370多家。随着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越来越多的长三角人民享受到了民生红利。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出第四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清单,872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跨省医保结算服务。
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链关键环节仍然受制于人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尤其是欧美国家对我国实行遏制战略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长三角区域要有更大的作为,必须打造高水平产业链,将关键环节握在自己手里。虽然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和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占据国际产业链高端环节还不足、产业链之间高水平融合发展不够。特别是部分行业的关键生产设备、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工艺等依然无法实现自主可控,这与国家对长三角战略定位相比尚有差距,迫切需要强化自主创新策源能力。对江苏省269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口产品的调查显示,“无可替代”类产品所占比重达35%,其中1~3年有望攻关突破的不到20%,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依旧较大。例如,长三角的集成电路生产在全国占据半壁江山,但依然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在图形处理器、软件工具等关键核心领域自主程度偏低;二是装备和材料仍然是短板,自主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三是各自为战,缺乏联动,缺乏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同质化竞争依然存在;四是芯片产业人才缺口大,领军人物、平台级企业缺失严重。2020年以来,长三角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下的周期性错配、原材料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逐步显现,高技术产业链上游供给仍旧面临受制于人的困境,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关键节点相继出现“断供”及“失序”危机,内部结构的脆弱性在外部风险的影响下被进一步放大。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作用还不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长三角应根据新形势积极作出了调整,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转向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争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劲引擎。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是长三角对国内相关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较弱。长三角地区拥有大量的重大科学设施、人才、技术、信息等优质资源,但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协作创新合作还较弱,与中上游地区的技术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还不够,溢出效应较弱,相关先进适用技术多处于被动式转移,主动式转移还处于起步阶段。长三角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老工业城市产业合作还有较大拓展空间,如长三角可以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信息优势来倒逼老工业城市提升能源、矿产、原材料、产品的供给质量和保障水平,进而全面提升我国产业链的整体层次,但目前这类合作模式还是零星的、散乱的,未形成体系。二是将国际先进资源优势转化为我国先进产业优势的潜力还没发挥出来。长三角拥有G60科创走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临港新片区以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际重大平台,以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聚拢优质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的能力,但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长三角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18—2022年,长三角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从4227亿美元增至4606亿美元,占长三角境内货源地出口总额的比重从43.9%降至34.7%,下降了9.2个百分点,这与承接国际先进资源及带动国内企业有效出海的平台枢纽地位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还存在差距
长三角各地创新创业环境的差异性较大,各地对人才的吸引力不相同。经济较发达城市仍具有较强的人才虹吸效应,而经济水平较弱城市不具备聚集人才的功能。随着各地“招才引智”的“价码”水涨船高,少数地方政府存在为争取优惠政策而弄虚作假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人才市场,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2018—2022年,长三角新增常住人口1108万人,其中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金华、合肥七座城市新增人口1030万人,安徽除合肥外的其他城市常住人口均为负增长。人口流入的差距背后隐含着营商环境好坏的差异。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统筹好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既调动地方积极性又将长三角区域视为“一盘棋”,这是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难点所在。
(四)专业化分工格局还有待提升
长三角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必须建立在各城市差异化发展基础上,而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化发展,要成为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最强、产业链韧性最足的区域。各地政府“十四五”规划中均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列为重点,产业同质化、相似度较高,跟风现象严重,区域内的产业竞争激烈,资源配置过于集中,无法形成错位发展,但是研发投入与产业体量又不相称。2023年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与世界性巨头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相似度主要体现在加工环节,在技术储备环节投入不足,产业链的垂直分工不充分。此外,各城市对自身定位和适宜发展的环节还相对模糊,导致各城市专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不充分,产能过剩和重复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十五五”时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高水平一体化合作路径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长三角地区理应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面、作出表率。一是充分发挥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共同构成的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的带头作用与辐射作用。要瞄准产业的共性技术突破,在事关科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要领域,尤其是集成电路、生物科技等领域加强合作。上海、江苏的基础力量和科研优势更明显,安徽、浙江在应用开发和国产化替代方面可优先试点。二是要作为世界科技前沿技术的突破口,重点把张江、合肥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利用好,更好地服务产业端的技术创新研究,力争加速在光子芯片和器件、生物医药、纳米材料、量子科技、核能科技等前沿技术领域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推动产业模式根本性变革,积极将产业发展中的爆发点转化为新质产业、新质产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产业领域,通过与新技术的结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四是采取强链补链延链方式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链能级提升,在更大范围内联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融合发展,以链带动新质生产力的爆发。
(二)推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须有制度保障,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在三省一市政府层面要坚持一盘棋思想,达成一体化共识,深刻认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和作用,加快探索创新步伐,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一是进一步强化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协同能力,促进部门协同、地区协同,按照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推动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长三角四大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建设,要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重点突破难点问题。特别要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货物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率先对接,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是关注国际前沿技术,提升创新联动机制。发挥长三角创新资源富集、产业梯度较大的优势,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完善各项跨区域创新联动机制,推动协同攻关,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完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作机制,发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研究制定科技创新策源地与重大产业基地协调发展规划,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和转化应用。
三是深化跨区域协同机制。依托省际毗邻地区的重点平台,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衔接,在破解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突出问题上探索新路径。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探索跨区域项目审批机制,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为提升特大城市治理水平、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区域层面解决路径。推进上海白茅岭农场与江苏宜兴、溧阳,安徽广德、郎溪,浙江长兴、安吉“一地六县”跨省域产业合作区建设。
四是探索“龙头带动”协调机制。上海应对标“五中心”建设,疏解非主要功能,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用好苏浙地区发展优势,进一步完善机制、夯实平台。加快推进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建设,总结用好“浙江山海协作”“江苏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等经验,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打造“飞地经济”升级版,发展“产业飞地”“科创飞地”等,提高长三角内部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在更大范围内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继续发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人才等要素市场改革,破除其障碍因素,健全人才共享和流动机制,探索完善用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高效配置。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规则、标准跨区域衔接,强化跨区域能源互济互保机制。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进一步推进跨区域业务“同事同标”,探索企业资质互认机制,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
参考文献从略,请参阅期刊纸质版原文
孙承平 |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区域创新。
孙承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J/OL].财经智库,2024,(06):105-118+147-148[2025-01-16].https://doi.org/10.20032/j.cnki.cn10-1359/f.2024.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