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报告2016》观点集粹
推动企业“走出去”,为供给侧改革创造战略空间
经济管理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刘建丽
当前,各国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分化前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升温。2014年以来,全球出口贸易增速经历了短期的反弹之后,在2015年再次遭遇深度回落,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货物出口增速都大幅下滑。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2014年,中国货物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2015年,货物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应该说,中国出口贸易已经进入“新常态”。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走出去”主动开展跨国经营,恰恰契合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杠、降成本、补短板”的路径目标。首先,企业海外设厂是“去产能、去库存”的有效途径;其次,企业对外投资,向海外扩展市场空间,有利于企业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企业平均成本;再次,技术和资源寻求型的并购能够补充企业短板;最后企业“走出去”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有利于推动企业产品升级。
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推动企业“走出去”,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大战略空间。
1.优先支持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去”
在双边投资协议框架内,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和对外投资,优先支持高铁、无人机、电子通信这些中国已经具备相当竞争优势、具备战略成长性的产业对外投资,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企业平均成本。对于智能机械、工业机器人等中国具备强大生产能力,但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成长性产业,要创造条件为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创造有利条件。如在政策性银行成立海外并购基金。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融资支持,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对外投资融资支持。
2.加强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宏观指导,提高企业抱团出海的成功率
2006年,商务部启动了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至今已先后批准设立了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些经贸合作区通常选在要素成本低、资源丰富的国家(地区),由企业主导开发,吸引中国企业入驻投资。目前,大部分合作区运营情况良好,但也有个别项目暴露出定位不清晰、园区内产业关联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国家可重点加强区域布局指导和国别风险指导,避免重复投资和盲目投资;重点支持龙头带动型和集群支撑型产业集聚区项目,为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营造海外投资的产业支撑环境,充分发挥集群投资的产业链优势,提高企业海外经营的成功率。
3.建立完备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担保体系
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巨大风险,有些风险是企业自身难以抵御和承担的。我国可借鉴国际经验,尽早建立海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与保障体系。一方面,以官方委托的方式,依托中介组织编制海外投资风险评级报告,并建立基金形式的风险保证金;另一方面,制定引导政策,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海外投资保险业务。
4.针对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实施必要的反制措施
美国等国家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肆意干涉,以各种贸易壁垒为由对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设置种种障碍。现实情况表明,所谓的“国家安全”、“双反”都只不不过是一个幌子,其本意在于通过各种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和核心技术,遏制中国相关产业的成长壮大。面对不断增加的贸易壁垒和投资保护主义,仅仅通过政治交涉、谈判磋商、法律抗辩等手段来应对是不够的,建议商务部等国家部门必要时启动反制措施,如反补贴调查、产业损害调查等,充分应用《反垄断法》,向美国企业施加压力,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合理利益。
5.充分发挥商协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推动企业有序“走出去”
与政府相比,商会组织在促进海外投资活动方面往往更有效率。在推动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时,要充分发挥商会等民间组织的力量,将其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支持其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协调和帮助企业有组织、有秩序的走出去,发挥产业协同聚集效应,消除内部恶性竞争。
6.增强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的信息咨询服务
企业投资之前的信息咨询服务也应该纳入政府的服务范围。建议由商务部定期派遣投资环境考察团,调查国外投资环境,编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据库,建设统一的政府海外投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投资环境的相关信息。通过驻外使馆,设立经济商业情报中心,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信息情报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