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智库论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际产能合作暨第五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于2016年12月26日在京召开。国内外政产学研及媒体界多名嘉宾参与了此次论坛。
史丹
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史丹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出席论坛并致辞。蔡昉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发布的两项重要成果——《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6)》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既有历史传承,又有开拓创新。蔡昉进一步讨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关系,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包括制造业本身的升级换代,也包括围绕实体经济(制造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比重提高,以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为目标,产业结构调整才符合创新和共享发展理念。
刘世锦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黄群慧
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分别做了论坛主旨演讲。刘世锦深入分析了中国的经济转型与新增长动能,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但还没有真正的触底,接近底部和实现触底不是一回事。黄群慧则指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当前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是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体系由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结构性改革政策构成。随后,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张世贤正式发布了《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研究室副主任叶振宇正式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
论坛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与国际产能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主题,设置了三个单元,与会专家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赵昌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李北光
工业与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
杨平燮
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高级研究员
姜广智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
金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经济研究所所长
在上半场第一单元的讨论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赵昌文、工业与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李北光分析了去产能与中国制造如何升级等议题;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平燮就“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与中韩经济合作”这一主题展开演讲;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就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出现的问题,呼吁要“打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升级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则从“降成本”的角度探讨税收在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扮演的角色。
吕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经济学部副主任
蔡惟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
专家委副主任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肖金成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裴长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李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在论坛下半场第二单元的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政提出要在创新驱动应坚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重的方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蔡惟慈分析了当前机械工业运行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就“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分享了他对“京津冀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设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要解决产品标准和劳动力队伍建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从中国经济增长要素分解这一视角切入,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必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能力。
王宏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
于立
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
武义青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
戚聿东
首都经贸大学校长助理
梁建洪
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张其仔
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
在第三单元的讨论中,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宏畅谈了“以商业思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一话题;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于立探讨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换位”的理解;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就“如何促进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演讲;首都经贸大学校长助理戚聿东分析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梁建洪提出了“深化京津冀结构性改革的PPP模式探索”这一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其仔就“产业政策的转型”这一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做了大会总结发言。中国工业发展论坛自2012年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期间得到了国内外政府机关、研究机构、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专家的大力支持。论坛已成为一年一度政府、学术界、企业界共同交流的高层次平台。
编发/王磊